为进一步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知史爱国的学习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工艺精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10月12日-13日,嘉木学堂2194班前往古镇周庄,重点查看古桥梁建筑的保护修复技术,学习揣摩木结构建筑的建造工艺技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狄远帆、黄敬松带队前往。
浅谈周庄古建筑的设计细节
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韦柳婷
砖石路、白墙、灰瓦……走进周庄,就像走进了一幅画,那么优美、古朴。
迈进沈厅,我感受到了古建筑的气派和精美。沈厅共七进五门楼,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分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可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庞大的走马楼。朝向正厅的砖雕门楼,上覆砖飞檐,刁角高翘,下承砖斗拱,两侧有垂花莲,下面是五层砖雕,砖雕门楼上还镌有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等图案,精致优美。
沈厅的内部院落均为木结构,屋顶上檩条把相邻的梁连在一起,共同受力,同时方便房顶瓦的铺放,梁搭接到两侧的横梁上,横梁和柱连接,共同承受荷载。窗棂、门、楼梯构件做成各种形状,梁上雕刻多种花纹图案,增添了建筑物的精致华丽之感。双层房顶起到有效的隔热作用,移窗的设计方便了待字闺中的小姐选如意郎君。这些巧妙的设计无一不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有很多巧妙之处,既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也在建筑方面给我们启发。古建筑是人文历史的承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瑰宝。现在,保护古建筑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也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保护古建筑方面我们仍然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地方。“诗词大赛”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诗词的魅力,或许古建筑也可以通过纪录片等节目形式,向人们展现各个地方古建筑,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对古建筑开发旅游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能提高当地的居民收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古建筑中,也能让各地的人们有机会参观了解。
小桥流水人家,周庄就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返程的车上,多年以前那里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周庄的景色仍浮现在脑海中,久久没有散去。
理论联系实际的参观感悟
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史子健
虽然只有短短的24小时,但是黑夜白天的周庄景色都被我们目睹,我们也体会到了江南水乡小镇的风情。当然,除了景色之外,我们这些土木工程的学生对当地的建筑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去往周庄之前,工程地质课上老师提及了江南古镇的一些特点,比如虽然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巷道狭窄,但是每隔大概二三十米就会有一道类似于门楼的拱形结构,目的是为了保持墙体的垂直度。当时我们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概念,直到在周庄看到一模一样的结构,方才更加了解了正是因为江南地区古时多为河漫滩,土质松软故而地基较差,房子修久了难免会有沉降不均匀的危险,因此这一结构就在两堵墙向倾时抵住或拉紧它们。
与其他古镇不同的是周庄的桥很多,各式各样的形式包括石拱桥、简支桥。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木结构建筑可供我们学习。周庄的古建筑主要是明清民国时的木结构民宅,无论是屋檐屋顶还是砖墙瓦都是典型的江南风貌,包括三段屋檐、歇山顶。我们在上到沈厅楼上后,近距离去观察了屋顶的内部构造,包括主、次梁、椽子、檩条、垫砖与瓦等等。
这次行程,使我们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土木工程存在的意义,从而让我们学习有了更多的动力。
周庄游之感悟
1
2
3
4
5
6
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孙博伦
周庄,其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古镇,被不少人称作“中国第一水乡”,它的名字(周庄)也是有一个来历的,之前的周庄,它并不叫周庄,它原来的名字叫“贞丰里”,因为周庄四周环水,以前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就自然是船,当地人有着佛教的信仰,但在周庄当地却没有一座寺庙,后来有一位姓周的先生,舍宅为寺,其名叫“全福寺”,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慢慢地叫做了周庄。同时周庄也是国家第一批5A级的景区。据导游说,庄镇70%以上的建筑为明清建筑,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沈厅”,是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所建的,据粗略统计,其占地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但是从街道外面看其楼宅,感觉不出里面有多大,在表面上,修建得很是低调,但在进去后,才得以窥探其豪华的程度,据说周庄这边的有钱人都比较低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沈厅的七道门,其每一道门都独具特色,门很高大,上面有着各种精致的花纹,特别有大方之家气势。在七进厅堂内,每一个厅堂都具有两个屋顶,具有更好的隔热等作用,这也是富人建筑的象征之一。建筑的二楼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及其码头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据导游说,这种结构的建筑在同类中是特别少见的。据说沈厅在十年浩劫中遭受严重破坏,很多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都遭到了破坏,我们在参观时都痛心不已,为无价的历史古建筑感到惋惜,唯一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是它的屋顶。以我短浅的建筑结构知识来看待这栋建筑,无论是其结构上还是装饰上都是十分精美的,巧妙的设计,使这栋建筑更加的具有美感。在周庄逛了几个小时,沿途两旁很多都是古建筑,但是也能明显的看到一些新式建筑,我不禁会想,对于时代的发展,古建筑的它该何去何从?它所背负的那一段历史是否也将随着一栋栋古建筑的消失而再也无人知晓?我走在一些不是景区的小巷子里面,里面的许多古建筑还有一些老人在居住,有着一股人情的生活味,而不是景区中卖着纪念品的吵闹的“味道”。对于周庄,其实我更希望它还像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画中的那样安静而美好,无与世争,在时间的琥珀中继续着它安静的美梦。当然,我也知道,世界在不断的发展,一切都在不断的推着向前,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我只是希望,在发展的同时,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来保留着这些背负着历史的古建筑,它们在文化上是无价的,我不想探访古镇时,会听到导游说这里是中国留下的最后一个……就像周庄的富安桥是古镇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桥与楼联袂结合的独特建筑。古建筑只会越来越少,而发展是无穷止境的,古建筑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才是人类真正值得去保护的东西,而不是物质利益。
周庄出行收获随笔
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杨岑
10月12日下午我们嘉木学堂2194班所有同学乘坐大巴去周庄参观学习。靠近傍晚,第一次在大巴上看那样美妙的景色。太阳渐渐西下,那一抹抹的霞光透过车窗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笑容里更添一份可爱的色彩。
时间一点点地走过,黑夜也来迎接我们了。透过车窗我向远处眺望,夜色是那样令人沉迷。远处的灯光依稀闪烁着,和天上的繁星相映衬,共同点缀着这美妙的夜。周庄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座江南小镇的神秘面纱要被揭开了。
晚上走在周庄的小路上,清脆的脚步声在耳畔回响。跨过一座又一座的小石桥,经过一座又一座的青砖瓦房,品尝一个又一个的美食。周庄,他的节奏是这样地缓慢,就如同那河水一样慢慢环绕。难怪这座小镇会出了沈万三这样出名的富商。便捷的交通水运,为他的商贸生意提供了基础。我脚下的这座桥距今已经有600多年了,我所钦佩的不仅仅是周庄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钦佩他们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那份真情。作为土木学子,站在这座桥上我感到十分的自豪,经过了600多年的沉淀依旧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当时,这样的拱式桥建造,我们领先着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巷子,一个又一个的胡同,一个又一个的古式店铺。来的那天晚上我就喜欢上了这座小镇。
13日我们跟着导游探索着这座小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庄的双桥。这两座桥是世德、永安。他们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钥匙桥。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故乡的回忆》画的就是这两座桥。周庄这座被水环绕的小镇直到1989年才与外界通车,这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建筑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循着巷子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沈厅,这里是沈万三的后代居住过的地方。整座宅院共有七进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采用框架式建筑结构设计且前后楼间都以过街楼和过道阁相连,形成一个环行的走马楼。通过楼梯登上楼,走过的是一个“回”字形。从楼上我们可以看出,宅院采用的是双层飞檐结构,砖结构的飞檐斗拱两侧雕有垂莲花,下面是五层砖雕,显得十分紧凑。再看栏杆和棂窗工艺精细,给人一种大气蓬勃的感觉。这样历史弥久的厅堂保存如此完好,令我赞叹不已。古建筑保护一直是我们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保护好古建筑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它,感受它的魅力。比如说沈厅在当时是江南的名贵宅府,透过这个厅堂我们看到的是沈万三及其后代们在明清“重农抑商”的背景下创造的财富,这样的智慧无不令我们后辈所钦佩。整个厅堂的建筑与装饰也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这样的文化传承让我们对古建筑产生一种情。其次是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古建筑如果不进行修整想一直保存着显然是不可能的。关键这个“修”是我们要花心血的,对于一些精细的檐雕图案,我们可以采用3d打印模拟(当然这是我的设想)。又比如说沈厅的卧室中有一张床是整体连接式的,一般的工人无法拆装。所以,我希望高校中开设一些与古建筑相关可以吸引学生的课程。
短短两天左右的时间,在周庄我看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回忆回到现在的大学生活中,对于土木工程这门课程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也祝愿我们的嘉木班越来越好。
周庄工艺的传承
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王达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嘉木学堂全体学生的周庄一日行,令我印象深刻。
初印象里的周庄,是单纯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统一化标准。可在这次游行学习中,我带着我是土木专业学子、当代中国大学生、炎黄子孙的三重身份来认识周庄。
以专业的角度来看,周庄的古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隼条、檩条、梁都是采用木头而作,当然,这也是必然的,古时候也没有混凝土、钢材料。但是,木结构里面能看到当今我国对木结构的研究成分,梁和檩条的区分在明清时代区分不是很明显。砖瓦和木材的构造和连接方式都是很简单的搭接方式,但是古人那时候就有着一种“装配式”想法,也就是固定更换梁和砖瓦构件,“哪里坏了点哪里”的方式。沈厅里面就有很好的体现。双桥也是周庄的一个标志性的风景,特别是在夜晚,拱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刚好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相互映衬,甚是好看。我国的拱桥的年代很久,现在的代表就是赵州桥(石桥),双桥有一桥也是拱石桥,另一个则是简单的一块大石板搭接而成。构造随简单,但两桥相连,却也不失美观和实用性。
周庄的较完整的保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较好流传。沈厅、张厅、双桥等古建筑也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来的还有古代的酿酒工艺、纺织技艺、美食、打磨木梳、双面绣、烧砖等独到的工艺,这些手艺都是一代传一代的,如果没有接班人,手艺就丢了,文化也就失了,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重视这个传统手艺的问题。
周庄虽然以古韵古香出名,但现在到处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氛围。家家户户门前的小国旗,牌坊前的大国旗,都象征着周庄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感恩,感恩国家的强大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我们可以在国家的庇佑下,还有着小桥流水的风情。更让周庄古镇成为“AAAAA”级景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让更多的人了解周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国富民安,才是发展的基石。
明德 厚学
沉毅 笃行
南京工业大学嘉木之音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JTECH
素材来源: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文 字:土木工程学院嘉木学堂
图文排版:王涵
责任编辑:刘欣雨、李永威
审 核:丁贤、狄远帆
来稿邮箱:tmxyjmz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