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非遗摄影展 | 为500年前古籍“续命”

非遗摄影展 | 为500年前古籍“续命”

阅读量:3659148 2019-10-22



【已经被虫蛀的“千疮百孔”的古籍】
在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历经500年风霜的明正德刻本《慈溪黃氏日抄分类》,在古籍修复师的手中,经过长达一年的精心修复,被治愈满身“伤痕”,重现古籍善本的岁月痕迹。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公藏机构保存有线装书120万册,这些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古籍中,有近三分之一需要修复。
      据了解,古籍修复2008年6月入选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数百年的岁月侵蚀,不少古籍已经伤痕累累】
【古籍医生在对修复用的纸张进行测定】
【小心翼翼将一小块粘连在一起的字“分离”】
古籍,对一般人来说充满神秘。珍贵古籍现状如何?岁月的长河中,我省如何保护古籍免受侵蚀?带着许许多多的好奇与疑问,2009年6月13日及2019年4月7日,记者对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安徽唯一入选全国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省图书馆进行了两次探访。探访发现,我省拥有许多珍贵古籍,省图珍藏的一部古籍更是证明活字印刷确系中国人创造的同时,而古籍保护异常艰难,古籍修复如同“绣花”。
【修复工具有几十件之多】
【古籍修复如同”绣花“,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有时为了一个字,都要努力一上午】
采访当天,时任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朱开忠告诉记者,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这些文献典籍,安徽目前总共有100多万册,其中省图就有34万册,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古籍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可分为孤本、珍本、善本。古籍是不可再生文化资源,极其“脆弱”,不仅怕虫蛀、怕鼠咬、怕高温、怕潮湿外,自然损毁更加严重。
【小心翼翼将修补好的页面刷平】
朱开忠说,因为过去的文献都为手工纸,这些纸张达到一定年限,就会因老化、酸化而发黄、发脆,人一碰就粉。目前,全省100多万册图书中,因自然和外界原因导致损毁的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这些图书中,除了存放于省图及此次被国家评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古籍目前得到良好保护外,其他很多地方,因为现实原因,绝大多数文献古籍还在“水深火热”中。“我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遗留下来的古籍,时代久远,都非常脆弱,按照要求都必须在恒温、恒湿状态下保存(温度设置在18摄氏度~22摄氏度,湿度为55%~60%)但很多地方没有条件。”
据介绍,自2008年国家开始古籍名录申报以来,安徽已经有200多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省图入选了94部,几占一半。朱主任说:“其实我们珍藏的珍贵古籍远不止这些,除了受申报名额的限制外,一些古籍还正在进一步整理中。”
  “这些入选的古籍都极其珍贵,如省图入选最多的是明代末期的套印本”。朱主任说,明代末期以前采用的印刷术基本上都是单色拓印,套印则采用两色以上进行印刷,所以很具代表性。
  此外,省图珍藏的一部由清代翟金生撰写的名为《泥版试印初编》的文献,更是印证了活字印刷确系中国人创造的史实。朱主任说,虽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过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描述,但因为没有实物遗留——字模及真正的文献记载,导致西欧和外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该文献的详实记载,对史实做了极好的印证和说明。
【整理修复好的古籍】
昨天记者走近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修复人员曹冬生和臧春华正在忙碌。拆线、标注、刷平、修复有条不紊。在他们面前,一本被虫蛀的如同筛网的古籍格外显眼。已接触古籍修复两年多的曹老师告诉记者:“这还算好的,有的比这烂得还狠!”毕业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臧春华告诉记者,虽然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但几年前就开始和古籍修复打交道。古籍的修复不仅要根据文本纸张的不同,选材有别,而且涉及的善本修复,修复计划和修复方案还必须经国家批准,古籍修复和文物修复一样,不仅选材要得当,而且还要具有可逆性。(即若干年后,这些修复过的古籍还能恢复原状,以便科技发达了,能采用更好的修复模式。)所以修复起来得慎之又慎。
   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修复以来,直到目前修复好的古籍只有200~300本。“看我们一天忙到晚,遇到破损严重的,有时一天一张纸都修不了,上百页的一本古籍一个月都修不完。以这样的进度,恐怕老的破损没修完,新修好的又得再修了。”不过,昨天朱主任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古籍修复进度有望得到提升,因为国家准备给各古籍修复中心配备纸浆补输机。“哪地方有破损,直接用其进行纸浆填充就可以了。”
【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不断壮大】
古籍修复师常常被称为妙手回春的“古籍医生”,但要修复破损如此严重的古籍,难度可想而知。蒋云介绍,古籍修复有严格繁杂的操作流程。在真正“下手”之前,先要针对古籍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摸清“病情”。在与枞阳县图书馆达成修复协议后,修复中心第一时间派人到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调研了该馆收藏的明正德刻本《黄氏日抄》全本,详细记录书页纸质、厚度、装订线等相关信息。在制定修复方案并经过修复大师们“会诊”后,古籍修复才正式开始。
  “古籍修复是个古老的行当,传承千年。”石梅介绍,修旧如旧、过程可逆的基本原则没有变。配纸、拆书、溜口、补破、折页、锤书、装订……每一个环节都对修复师的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古籍书页破损修补,需要配纸,纸张选择直接影响最终的修复结果。修复师耿宁介绍,纸张选择不对,拉力和张力不同,会直接影响修复后古籍的“寿命”。选纸时要考虑纸张材质、厚度、拉力等多种因素。
  看、听、摸,再经过纸张纤维测试仪的分析,修复师们确定《黄氏日抄》用的是厚度约0. 053mm的浅黄色小帘纹纯竹纸。反复比对,修复师们从数千种纸张中选择了厚约0.040mm白色小帘纹纯竹纸做底纸。为了与原书页更为接近,又进行了染色。全书的衬纸和护叶采用的则是上世纪80年代采购的明黄竹纸,颜色古朴,厚度适宜,韧性也比较好。
古籍承载着历史,修复古籍就能更好的传承历史,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古籍修复。
本文作者、摄影:王素英

编辑:甄科龙
审核:李欣
监制:刘忠保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