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推送城内城外文艺资讯、解读城内城外文艺政策。
文艺绍兴 | 定格古城之美
“这就是越城”
2019年10月20日-27日,由2019“同心·越城”组委会主办,中共绍兴市越城区委宣传部、绍兴市越城区文联、绍兴市越城区摄影家协会承办的“这就是越城”2019知越摄影周在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开展。本次摄影展以“新城、古城、越城人”为主题,以弄堂户外展的形式,展出了34位越城摄影师的近400幅作品,全景展示越城的发展变迁史,再现了越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时代之美。
参展时间:10月20日-27日
参展地点:书圣故里历史街区
摄影展
序
周一农
世界很大,大到一个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把它走遍,更不用说明白;世界又很小,小到只要心灵相通,无论地球上的哪两个点,只需一秒钟便可连接彼此。
越很大,从长江流域到第一岛链间的万水千山,都曾是它的流域与疆场;越又很小,小到2500年来,它的核心竟巍然不动。
你有走进的冲动吗?当然,如果你读到此序,说明你不光在世界里,而且正在越中。
二
如果要了解历史,你最好去博物馆。越城就有许多上好的博物馆。
想知道现在呢,则最好看当下的摄影展。而你即将步入的这个影展,就是今天越城最好的图解。
三
说起来,该影展有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世上的东西或许能瞒过人眼,但很难骗过照相机,尤其是那些富有人文情怀的相机。
第二,主观。毕竟拍什么,怎么拍,说到底是人家摄影家的事儿。
第三,和谐。把客观的和主观的东西统一在镜头及图片中,就是一种艺术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源头,便是我们的生活。
欢迎你!观赏并走进越城和我们的生活。
序
王阳阳
这就是越城
又是一年清秋日,2019知越摄影周如期而至。
江南秋色,带来润物无声的温暖。摄影周之于越城,亦如和风细雨,走过一条古街,便于邂逅慧眼的灵光和影像的回声。
在书圣故里办户外摄影展,并不希冀以展览搭台唱“戏”,而想给这个底蕴丰厚、历史悠久的古街新的空间和沉淀。摄影艺术在其穿透时空平凡抑或奇幻的外表之下,激发我们对梦想、时间和社会发展的思考,这也是一个传承过去、体现当下、连接未来的文化古街的一个独特的站点。汇聚所有的视线到这里,传达给每一个访客,给越城人以摄影艺术的魅力,倾听一座城市活力的脉动,感知越城古老文明的魅力,我想这就是我们对知越摄影周和未来的期待。
这就是越城!这是起点,也是出新。34位越城摄影师的近400幅作品,从古到新,从物至人,必将和你在时空的某点相遇,期待着共鸣与激赏。
始于越城,不止于越城。
越城十二时辰
以姓氏拼音为序34位参展摄影师
车飞霞、车炼钢、陈良、陈晓、杜军、董兴昌、丁永良、方皓、郭国柱(特邀)、葛阳生、黄方、何海华、胡兴江、金勇、孔圣瑜、鲁慧川、骆海淼、李新霞、沈超、施淼声、盛淼良、宋汉其、宋自强、王时雨、王晓明、王阳阳、王昭征、魏国良、吴越、徐春林、谢军帅、虞子安、支雷鹰、周靖良
参展摄影师作品
台门人家
集体创作
台门,在绍兴是一种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台门人家是以绍兴书圣故里的一些老台门为背景,聚集台门中的百姓人家,记录老绍兴人的日常点滴生活,体现的是古城绍兴最地道的人文、生活气息,表达的是越地百姓的一种深深的情怀。
绍兴
郭国柱作品(特邀)
在小学课本中,我认识了绍兴,虽未曾谋面,却在脑海中一次次被点亮。2012年我到绍兴参与两本乡镇杂志的采编工作,与同事大量观察并讨论这座城市的乡土人情,这片基于河流生活的土地,赋予人们内在的坚韧精神。源于来自地域的诱惑,我开始拍摄绍兴,理解这座名士之乡的历史源流、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绍兴记忆四十年
葛阳生作品
弹指一挥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绍兴从一个江南小城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有幸用相机见证了这一切。
四世同堂
陈晓、李新霞作品
一张图片由成千上万的像素组成,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家庭组成,我们寄希望于拍摄家庭的影像,来记录小家庭和大国家的共同发展。这组作品的标题叫做《四世同堂》,我们寻找了越城区一些四世同堂的家庭为拍摄对象,拍摄的人物没有采取以往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全家福的模式,而是选择四世同堂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四个人,展现家族的传承,留下家庭美好的影像。
一线劳模
王阳阳作品
这是我拍摄的越城区劳动模范,他们的面孔朴实无华又充满自信,身处一线的工作环境显现了产业产能发展的微妙变化。可见,劳动者一直是历史的缔造者,他们以平凡之躯奏响时代发展之音。
城中村
王晓明作品
绍兴越城区城中村改造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业界公认为城中村改造的“绍兴模式”。特别是近年来,越城区全区联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高效稳妥推进,为绍兴“融杭联甬接沪”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批示肯定。
西小河的夏天
鲁慧川作品
夏天的西小河,绍兴人最熟悉的地方,儿时的记忆全在这河边。宁静的水巷,一河两岸,乌篷悠悠,流水潺潺,桨声水月,吸引了无数的远方的客人来领略这座流淌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走在西小河边的青石板上,慢慢地品味着江南水乡的韵味,感受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季迪荡
骆海淼作品
迪荡湖公园是以生态为基调、“水广场”为特色,传承水乡文化的现代化城中湖。这里亭台楼阁,星罗棋布;这里小桥流水,行客如织;四季更迭中,无论是在姹紫嫣红,百花飘香的春天,还是在绿荫满地、风拂垂柳的夏天,亦或是在金风玉露、层林尽染的秋天,还是在白雪皑皑、大雪纷飞的冬天,在这里,你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绝色故里
虞子安作品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八大历史街区。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不仅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而且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里弄小巷、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让社区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街市文化,成为绍兴历史文化古城的缩影。
新传奇 新越城
虞子安作品
浪起钱塘潮,云涌会稽山。走进新时代的越城,以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为目标,不断拉大城市框架。镜湖、迪荡两大新城活力四射、意气风发,成为当代越城蓬勃发展的靓丽地标。
全景越城
车炼钢作品
越城地处浙江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绍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两业经”、“活力城”的打造,越城不断集聚产业产能,绽放生机和魅力,一个活力、品质、和谐的首位度中心城区初露峥嵘。于是,我用全景拼接的方式,记录下一座城市最真实的蝶变。
冬酿
吴越作品
春泥的清香生成夏天稻花的芬芳,孕育成秋谷的金黄,炊成糯米的滋甜,再等立冬时节酝酿黄酒的醇香,绍兴的四季就在这香、色、型、味转化中静静流逝。绍兴酿酒历史悠久,源于春秋,成于北宋,兴于明清。绍兴的酒文化更是深深融入了越地人的生活中,酝酿了如“落地喜酒”“剃头酒”“敬业酒”“开业酒”“寿酒”等风俗。时光荏苒,绍兴已被现代化文明所洗礼,但头戴乌毡帽的绍兴人却顽强地保留着古老酿酒的技艺和古道热肠的淳朴民风。我把镜头对准绍兴的酿酒作坊和风情民俗,用一次次快门的定格,捕捉着“慢慢品,微微醺”绍兴黄酒灵魂特有气质的具象。
十年,书圣故里慢生活
宋自强作品
2009-2019年拍摄于书圣故里的部分照片。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位于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故里布局为前街后河,有众多名胜古迹,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蕺山书院、题扇桥、探花台门、太平天国壁画等镶嵌在街弄间。虽然十年只是沧海一粟,但是通过影像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十年前的书圣故里,不变的是书圣故里历史风貌,变化的是时间的更迭,发展的步伐,以及城市建设者们在古城保护上的用心。
外环外
支雷鹰作品
许多年前,我对着城南环线画了一幅油画,以表达自己对生存空间的理解,取名为《外环线》,但总觉得不能准确传达我的感受。时间总是在快速流逝,许多熟悉的风景逐渐变化、消失……出于对影像的热衷,我想再次把复杂的感受记录下来,以接近我所看到的景象的背面。我用相机记录了身边熟悉的场景,视野散落在绍兴环线以外的广阔区域,因为这里的风景变幻多样,层次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我更多地是沿着自己的视角与移动轨迹进行记录,绍兴的环境变化翻天覆地,新旧更替,有新生、有消亡、有欢悦、有忧愁、有无法言表的情绪……我时常在这样的矛盾中观看,断断续续地记录下眼前的风景,比起之前的绘画作品,影像更接近我对生存空间的思考。
老城乐活
徐春林作品
越城古桥
金勇作品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2013年绍兴市有12座古桥被合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越城区范围内共有9座,分别是八字桥、广宁桥、光相桥、迎恩桥、拜王桥、谢公桥、题扇桥、泗龙桥和泾口大桥。我用手中的相机全面的记录了这些越城古桥,并用影展的形式将这些古桥的雄姿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诗意古城
王昭征作品
点赞越马
孔圣瑜等作品
东湖
王时雨作品
远去的渔村
谢军帅作品
鉴湖晚唱
施淼声作品
相约鲁迅故里
车飞霞作品
星空之城
沈超作品
来源:绍兴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