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邯郸非遗 | 鸡泽梨花大鼓奏响邯郸艺术美

邯郸非遗 | 鸡泽梨花大鼓奏响邯郸艺术美

阅读量:3681697 2019-10-22



鸡泽梨花大鼓
邯郸鸡泽是毛遂故里,鸡泽会盟的传故事也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伴着李太白对毛遂赞叹的诗句,听着曲调高昂的鸡泽梨花大鼓, 才能真正感受燕赵慷慨悲歌的韵味。2008年6月,鸡泽梨花大鼓作为扩展项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由来与艺术价值

   鸡泽梨花大鼓早期称“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现改用月牙铜板伴奏),属于曲艺。
伴奏乐器?月牙片  
梨花大鼓植根于民间,所以说书人讲的故事也多是民间疾苦和农家生活的内容。梨花大鼓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以板式梨花腔为主,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是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快书等曲种吸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魅力艺术唱响邯城

在鸡泽农村,通常是村里出钱,或者家家户户凑份子请艺人来说梨花大鼓,村里也称它为“说书”,说书曾是鸡泽、威县一代很流行的娱乐方式。一张桌子,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对月牙铜板;吊一个灯泡,放一碗白水,艺人站在广场大院,书一开场,上千人的露天表演场里雅雀无声,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中长篇书见长,有慢板(哭调)、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种板式,句式有十字韵、七字韵等。
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弦、铜板、京鼓。演员的服装也多是女穿旗袍,男穿长袍。梨花大鼓表演时一人多角,在叙说故事中,一人可扮演多种人物。其配乐很特殊,在说唱伴奏中,主奏乐器是大三弦,大三弦发音清脆嘹亮、淳朴。
梨花大鼓的演出场景
曲艺作品经典流传

到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四胡、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一桌一凳即可演出,多在庙会、堂会、集市等场所表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传统有《海公案》、《响马传》、《杨金花夺印》、《刘大哥劝老婆》、《丝绒记》,还有一些随着时代不同和听众的喜好而增加的新剧目,比如《林海雪原》。
梨花大鼓在民间演出
传承传唱生生不息

张贵玲师承父亲张和安,是邯郸鸡泽梨花大鼓的省级传承人,她继承和发展了梨花大鼓的技能技法,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其父张和安外号“四黄毛”,师承梨花大鼓艺人李大生,主要活动在邯郸、邢台、南宫等一带。
鸡泽梨花大鼓传承人张贵玲
梨花大鼓代代相传

2013年8月,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来鸡泽拍摄《梨花大鼓》专题片,并专程到传承人张明亮家中进行了现场采访。“一到八月秋风凉,一场白露一场霜”,这是梨花大鼓名段《大西厢》的开场词,张明亮一开口,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就获得了满堂彩。此次拍摄的梨花大鼓著名片段《大西厢》及传承现状、专题片《梨花大鼓》经国家共享工程中心审定后,将在全国共享工程网上播出,对鸡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高鸡泽知名度,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张贵玲年轻时为群众演出的老照片
传承与发扬魅力文化

梨花大鼓这样的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的传承与发扬,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

参考文献
邯郸非遗/ 文字与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