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假如没有清朝,中国会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吗?

假如没有清朝,中国会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吗?

阅读量:3711225 2019-10-23



历史学家从来不做假设……
清朝,是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以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计,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这268年里,中国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发展到最高峰;却也是在清代,中国经历了从独立封建国家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巨变。
清朝是一个“帝国”吗?
清朝真的“继承”了蒙古的“法统”吗?
清朝是怎样统治疆域内“少数民族”的?
如何评价流行的“新清史”?
他们揭露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
本期题主
我是陈肖寒,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制度史、民族史。毕业后我供职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自己的多年研究为依归,与各种“如雷贯耳”的学者合作,帮助他们出版学术著作。
如果你对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感兴趣,欢迎向我提问。
满人统治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Q:清朝在近代历史中的软弱表现和少数民族政权有关系吗?
陈肖寒: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作为历史学者,看到一个观点,一方面要理解作者的逻辑思路,另一方面也要跳出作者的逻辑思路,考察它是怎么形成的。具体而言,就是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对谁说的,在什么环境下说的,说话的人有什么目的。清朝(满洲)对中国近代的落后应负主要责任,这个话语体系是在清朝末年逐渐形成的。当时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为了推广自己民族革命、排满复汉的政治理想,自然要将满洲说成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如果不是满洲统治中国两百余年,中国不会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就必须将满人驱逐出去,恢复汉人的政权。因此,认为“满人统治中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宣扬满人对汉人的压迫,宣扬满洲贵族贪污、腐败、无能的观点,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诞生的,在当时有着鲜明的政治宣传目的,并不是历史学家从历史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换言之,它是一种时代性的宣传口号,而不是历史研究的结论。在民国早期国民党的宣传中,常常会提到这一观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族共和”的观念成为官方主流的宣传原则,国民党慢慢也就不再提这一说法了。如果说某一历史时期国家出现的变化,其原因应归于某一民族,这就是种族主义,宣扬某一种族天然优越或不如另一种族的观点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历史没办法假设。如果说“清朝在近代历史中的软弱表现和少数民族政权有关系”,除非能先证明“如果汉族掌握政权,中国在近代就不会表现软弱”。然而这是没法证实的事,历史学家也没有必要去做这种假设。
雍正手书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Q:为什么清朝统治者在历史上算是非常勤政,在文化、经济、教育、艺术上较之前朝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全国各地反清复明的帮会和呼声仍如此之多,明朝到底有什么值得百姓留恋?
陈肖寒:听一个人说话,不能光看他字面上说了什么,还要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清朝号称要“反清复明”的会党、社会团体确实非常多,但这和真正要“复明”基本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反清复明”只是他们用来反抗当下统治的一种借口,要招募同属一个族群的汉人,打出民族差异的旗号,是最有效的办法。包括清末孙文领导的革命,一开始打出“驱除鞑虏”的旗号,后来辛亥以后,马上就“五族共和”了,对旗人的政策是很优待的,和最初的宣传差了十万八千里。实际上在康熙、雍正以后,真正要“复明”的人,基本已经没有了。总的来说,老百姓不太关心谁统治他们,重要的是能好好生活。
Q:封建君王如何看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
陈肖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国家形态出现以后,任何官僚政治中都存在的,而且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礼仪之邦”,就是一种形式。他指的是,国家在脱离野蛮状态,步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有关政治、经济、法学的制度和学说。正是这些思想,使得国家能区别于原始的野蛮状态。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一直是正统思想。儒家学说里有很系统、完整的各种制度的设定、各种仪式的规定,每一个问题都能讲出来一大堆原因。而且这些东西是做官必考的内容,钦定的“十三经”,完全是在讲这些东西,政府通过科举制度将这些思想强行灌输给每一个公务员。您可以去翻一下《礼记》《仪礼》这类书,它里面讲的全是这些内容,非常复杂。不狠下功夫是背不下来的。官僚主义就更是不用说了,人类从氏族社会进入文明,最大的标志就是国家的出现,政府的出现。官僚制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拒绝官僚主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要通过种种形式,比如办事流程、文牍用语等等,来表现国家各阶层等级的高低。在传统社会中,官员的负责制是“对上不对下”。统治者在意官员的政绩,但更在意官员是否忠诚。因此,他们对比如贪污腐败、互相庇护、本本主义、捐纳官职等,只要不发展到危及统治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默许的。而且,清朝是一个人数很少、工资很低的政府,让手下人通过贪一些钱来把事情办好,远比建设完善的现代国家制度成本低得多。
汉人在清朝受歧视和压迫???
Q:清朝对汉人一直采取的是歧视和镇压态度吗?
陈肖寒: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想应该从三方面来说。第一,清朝国家的性质。清朝的汉化是由其统治性质决定的。满人的人口是很少的,满人在入关的时候是没有成熟的、能和内地接轨的政府组织形态的,如果想要有效统治数亿的汉人,就必须沿用原有的统治方式。我们不能说,清朝的官方语言包括满语、清朝皇帝曾信奉萨满教和黄教、清朝皇帝和蒙古王公举行围猎宴会、清朝把一些重要职官安排给满人、清朝皇帝自称是蒙古大汗……就认为清朝不是一个汉化国家。国家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基础。清朝的组织形式明显是汉制的;清朝的税收形式是汉制的;清朝的立法和司法审判制度也是汉制的;清朝甚至连选官制度的科举都继承了,这也不是满洲的东西。实践证明,清朝只有通过汉化,才能维护他的统治。第二,在清朝的职官制度中,确实有一部分官缺只留给满人,而且当某一职位有一左一右满、汉两人时,满官的地位往往在汉官之上。我们也常能看到皇帝说一些要求满人保持其“民族特色”,不要被汉人同化的话。在顶层的官僚集团中,满人所占本族群人口的比例,毫无疑问要远远高于汉族官员所占本族群人口的比例。在统治一个人口规模是自己数百倍的异族时,统治者会出于恐惧而有所措置,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没有证据就由此说,满人的阶级地位就是在汉人之上。清朝统治是以汉化为基础的。第三,一般情况下,满人在全国各地采用集中居住的模式,清朝尽量让他们同汉人少打交道。但是我们没有发现清朝在政策上明显倾向满人、打压汉人的地方。似乎常被提起的一点是满、汉人犯罪的“同罪不同罚”,即犯了相同的罪,对满人和汉人的处罚却不相同。这是清朝为保护满洲人口而采取的一项法律政策。但是也要看到,对满人的处罚虽然比汉人轻,但是相较满洲传统律法而言是不断加重的。也就是说,身处汉化的清朝政权的满人,所受的管辖要比入关前变严厉了,从这个角度讲,满人并没有享受额外的特权。
满汉文合璧《西厢记》,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
Q:在清朝有抱负的年轻人,除了做官,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选择吗?好像封建社会的读书人都是为了靠近权力,施展抱负而存在的……
陈肖寒:在古代,进身之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官,在唐朝以后主要表现为参加科举,通过考试来获得做官资格。靠近权力施展抱负,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有有一定权力后,才有能力改变自己想改变的事,否则只是空发牢骚。在四民社会中,士为四民之首,官员和知识分子是合一的,有能力的士绅在朝中当官,考不上科举的在家乡作为社会领袖,负责协助地方官维护秩序,宣扬教化。由于清朝的官员人数很少,有大量的事需要士绅参与协助。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优秀的读书人做官,是中国古代很了不起的一项成就。另一种进身之阶是宗教。总体来说,寺庙中的僧人过的是比较舒服的生活,至少比农业劳作和游牧要轻松得多。寺庙和修道院不但接受政府和民众的捐赠,而且僧人往往是受人尊敬、高人一等、掌握了知识话语的上层阶级。历代皇帝经常会接见宗教领袖,甚至皇帝本人就是教徒。所有人看到这些,都会想:如果能来寺庙里,谁还愿意去过辛苦的种地生活呢?因此宗教在历史上的兴盛,不是因为“封建迷信”,也不是因为人民“愚昧无知”,而是因为寺庙解决了人们生活的实际困难,并给了人们继续在社会中上升的希望。前来参拜、受洗的教徒,虽然确实有些人是真正相信教义,但大部分人只是将宗教作为一种中介,可以帮他们实现理想中对金钱、权力、生育之类愿望的追求。
清朝统治者如何改善行政效率???
Q:军机处是不是清朝提高行政效率的唯一选择?
陈肖寒: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做各种各样的假设,“假如……也许就会……”。“假如潘金莲没有开窗户,中国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这是个很著名的段子。这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普遍心理。历史学家有时也会自言自语,尤其是面对那些历史转折点的时候,在脑海中假想另一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事。然而遗憾的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原则不做假设。历史学家只是研究实实在在已经发生的事,说明事情发生的经过、内容、结果,并指出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历史学没有责任预测未来和假设历史发展的经过,这也不是历史学家的目标。因为历史不可能重来,通过想象得出的结论,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这样的想象其实没有价值。因此,清朝选择了设立军机处来提高行政效率,这就使得历史学家不会再做他想。历史学家要解决的问题是:清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设立军机处的经过、结果是什么;军机处的权力结构是怎么变化的;设立军机处对清朝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但是如果非要较真,一定要我们穿越回到雍正初年,在军机处成立以前,重新设计一种提高行政效率的程序。我当然也想象不出除了军机处这样的机构外,还可以有什么其他实质性的方法。如果仅仅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看而不靠考虑其他因素(如对权力的制约、预防错误决策的概率等),那简化手续、提高集权程度,当然就是必须做的事。从这一点上说,军机处达到了它设立时的预期目标。
军机处今貌
Q:请问清朝时如何对待土司制度?
陈肖寒:土司制度是中国传统王朝管理偏远地区少数族群的惯用制度,根本原因是在过去的条件下,政府的行政技术不足以支持其直接管辖这些地区和族群,主观上政府也不愿意负担昂贵的行政成本。如果能通过土司来间接管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管一个人要比管一群人容易的多。土司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土司制度是直接设置有某种确定的土司头衔的部落领袖,广义的土司制度是设立土官而不是流官来管辖,不一定要严格归入某一种概念明确的制度中。从狭义的土司制度来说,清朝从18世纪初开始在西南地区逐渐废除土司,称为“改土归流”,这一进程持续了整个清代,并一直延续到民国。但是到了民国后期,土司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1949年以后,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土司制度都被废除。这是现代国家进程的要求。从广义的土司制度来说,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都很重视土官的作用。因为用土官进行统治,既方便,又节约成本。清朝时期不仅在西南地区,在西北、东北、北部都有大量的土官,比如新疆的伯克制度、蒙古的盟旗制度等,只是名称没有叫土司而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土官也是清朝的官,是中央政府的官,需要有中央的批准才能去做。虽然其确实有一定的权力,但在这些地区主权是明确的,只是在治权上有分割。另外,土司制度并不是完全自成一系的制度,设立土司并不意味着就不和其他机构、其他地区发生联系。土司中的很多事务,往往是由清朝的多个机构来共同管辖的,比如理藩院、内务府、地方州县等。它们之间不是单线上下级的关系。碰到这个事,土官可能要请示这个机构;碰到那个事时,土官要请示那个机构。土官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周围是有其他的眼睛在监视着他的。
清朝的军事实力如何???
Q:清朝的兵力是多少?
陈肖寒:清朝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部队。总数可以达到接近100万人。这在17-19世纪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八旗军队大约有20万人,其中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剩下一半集中驻扎在全国的若干个重要军事战略地点。绿营军队约有60万人。绿营的特点是分散驻扎,这是为了使八旗军能对绿营形成绝对的军事优势。此外,蒙古各部落也能提供一定的军队。但是清朝的军队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军队,有一点很大的不同。今天的部队,任务就是打仗。而清朝的军队,除了打仗以外还肩负着警察、消防、建筑、运输等种种任务,也就是说是非专业化的。

Q:清朝的军事在哪些地方比明朝先进?
陈肖寒:对军事实力进行比较,一定要限制在同一时期之内。跨年代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代人不会和一百年前的人打仗。因此,说清朝军事在哪些方面比明朝先进,就一定要把时间段放在明清不断交战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清军对明军的优势,是兵种的优势。也就是说,骑兵在对阵步兵时,是有天然的胜利把握的,打不赢那才叫怪事。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几乎没几个中原王朝能在真刀真枪的对仗中挡住骑兵部队的冲击,因此总要想些额外的办法来维持现状。比如汉代的“和亲”,宋代的“岁币”。就是因为打不过匈奴和辽、金,才用钱和女人去换和平。在平原上,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是原始步兵根本无法抵挡的,即使有堡垒,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也不行。这一点,只要去草原上看看真正的游牧是什么样就能明白。步兵从能发现骑兵,到骑兵冲到步兵前,这中间的时间,是要短于步兵能够集结成一支军队的时间的。换句话说,就是当步兵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已经把他们包围了,步兵根本没办法守住自己的地盘。而当步兵想主动出击和骑兵作战时,他们根本就找不到敌人。几天以后粮食吃光,补给一断,自动就成俘虏。在传统的冷兵器时代,何况是当时明朝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明军是没有资本和清军作战的。
清朝对汉蒙实施的是“一国两制”???
Q:明朝后期领土大缩水,对于边疆无法控制,而清朝为什么却能守住了不少边疆,丢地更少?是因为科技进步吗?
陈肖寒:我想您主要想问的是从国内的角度看,为什么没有爆发像明代那样的中原王朝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的拉锯战,因为明朝领土的“丢失”,主要就是拜女真和蒙古所赐。众所周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这是由游牧经济的性质决定的。游牧经济能否在不依靠外来资源的情况下自给自足养活自己,历史证明是养活不了。因此他们的主要生存方式就是“抢”,去抢各种生存必需资源。因此在蒙古历史上,在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和平的时期,永远是在打仗中。清朝能解决这一问题,在于其独创性地将蒙古编旗,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盟旗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首先当然依靠满洲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在此后,清朝则是直接抓住了游牧经济的要害。蒙古社会组织的基础,是血缘氏族,而清朝对蒙古部落的编旗,采用的是打乱血缘关系、拆分原部落、移动牧地的办法。原来强大的部落被拆成几个旗,每个旗再适当塞进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部落的人,然后再把你移动到清朝认为合适的地方,给你划好一定的范围,不许随便越界活动,每个部落的资源是给你分配好的。换句话说,到了清朝,整个北方地区生活在这里人,完全换了一拨。每一个小旗里,都不全是原本血缘、本部落的人,也不在原来熟悉的地方生活。这样一来,大的部落被拆解,小的部落不用担心再受欺负,各部落之间不能再随意串联,每一个旗都没有力量进行叛乱,每一个旗也都可以过安稳的日子。另一方面,清朝给他们的头目每年发大量的银子,建王府,嫁女儿,保障基本生活,这些蒙古王公过着很舒适的生活。有纠纷时,只要找清朝皇帝这个“带头大哥”就行;遇到自然灾害,有带头大哥发银子救灾,不用再抢来抢去,不用再过着游牧经济毫无安全感的生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蒙古被清朝“统治”了,但蒙古当然会忠于给他们带来和平的清朝皇帝,谁还会再想回到过去那种每天打仗的日子呢?清朝解决了游牧民族“打仗”的问题,也就维护了北部边疆的长治久安。
Q:有人说清朝统治者对汉蒙两族实施的是“一国两制”,但我看到的许多资料都是清初的,请问您能否介绍一下该制度在晚清的演变?
陈肖寒:我还是第一次听这个说法,也没想通为什么会说是“一国两制”。我猜测,这么说的人,可能是觉得清朝对内地用行政制度统治,对蒙古用盟旗制度统治,因此是两种制度。如果这么来理解的话,那我们就要看是不是真的是只有这个两种制度。其实,对蒙古人有管辖权的,可不止这两种制度,清朝对此事分得是很细致的。这件事归理藩院管,那件事归总督管,第三件事归将军、都统管,可能还有第四、第五、第六件事,归中央的其他各个部门来管。清朝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族群,采用不同的制度来管辖,是其民族政策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和表现。这么看来,可就不止是一国两制了,而是三制、四制、五制、六制。在整个清代,行省制度有向边疆地区发展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人进入该地,而管理汉人的主要机构是府、州、县。但是,行省制和其他管理机构并不互斥,多种治理模式依然是存在、贯彻清代始终的。
博格达汗的夏宫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
正门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着“乐善好施”
Q:清朝对蒙古的统治已经很成功,为什么民国建立后还是丢失了外蒙的领土?
陈肖寒:外蒙古本来不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完全是被俄国制造出来的。而俄国是要借此向中国北部继续渗透,扩张势力范围。外蒙古抵抗不住俄国的侵略,中国也抵抗不住。游牧经济没有办法在不依靠其他外来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养活自己。因此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定要和其他地区发生联系,或是互市,或是抢掠,以获得生存资源。到了清代也是一样的,随着俄国势力逐渐向东向南扩展,外蒙古必须要在俄国和中国之间选择他要依靠的对象。1911年后外蒙古的分裂,不是蒙古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俄国的强势和民国政府的虚弱,使得他们被迫不得不选择投向一方。1911年时,蒙古王公是把同样的话向北京和彼得堡都说过的,他们是骑墙派,就看哪边能开出更优厚的条件。而当时的中国没有足够的实力和俄国抗衡。因此外蒙古倒向俄国就可以理解了。在此之后,外蒙古于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废除君主立宪和活佛转世制度,这一切都是俄国制造、导演的。苏赫巴托和乔巴山是俄国在蒙古的代理人,他们很忠诚地执行俄国的命令,包括30年代的大清洗。除了自己死,他们没有选择。外蒙古当时自己说的那些脱离中国的理由,什么受到汉族的压迫之类,是俄国给他们找的借口。蒙古人自己当时根本轮不到他们说话。
推荐阅读


你“在看”我吗?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