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深刻、完整?教师该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今天(10月24日)上午,上海市教育学会“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学术论坛在上海市向明中学的报告厅举行。与会教育界专家学者共话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
根据市社联的第十三届“学会学术活动月”要求,上海市教育学会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改革主题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组织了学会年度“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学术论坛。活动顺利举行也标志着上海市教育学会“学术活动月”正式拉开了帷幕,后续还将开展更多学术交流活动。
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
开幕式由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和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主持。
上海市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分别发表致辞。
上海市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
王克梅处长在致辞中祝贺开幕式暨学术论坛圆满成功,并预祝接下来的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王克梅介绍,上海社联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联合组织,现有所属社会科学各学科学会160个。上海社联一直以来积极推动和引导学术团体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每年的“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是通过社联引导推动,各学会发挥学术功能,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全市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已经成为上海社科界学术团体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尹后庆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教育学会与上海十多万老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开展和组织更多的学术活动、总结学校教育改革的经验、引领和推动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是上海教育学会的使命所在。尹后庆介绍,本次学术活动月以“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为主题,关注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的落实。活动的举办既是对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也是回应基层的需要,更是回应了整个世界纷繁变化的需要。
开幕式结束后,紧随其后的就是两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报告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分享了他在福建开展的一些实践,即“读·思·达”教学法。他指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不断地从“物”走向“人”,实现教育回归到落实立德树人的轨道上。
在他看来,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也是教学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和流程。具体到“读·思·达”教学法在一所学校的实践,余文森认为,学校培养目标和各科教学目标要做到一致性和连贯性,通过跨学科的教研教学,让学生成为终身阅读者、理性思考者、负责任的表达着和坚定地行动者。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的报告主题是《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单元教学设计》,他以生动具体的课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变革。他指出,教师要从学科本质观出发,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变革教学方式;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和内容,设计学业质量要求;以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探索评价方式变革。 具体而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键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分年级、单元、课时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强化活动、作业、评价、资源设计。 会后,现场还进行了交流互动。针对学科育德任务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新课标的融合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详细地解答。
图、文 | 谢然
关注“第一教育”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