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台风、火灾、疫情、暴恐……城市生活中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医疗救护将如何在第一时间响应救援?
10月18日,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暨首届深圳大学总医院急救灾难医学高峰论坛顺利开幕。本次论坛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承办。开幕式由深圳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熊静主持。作为业内最高级别会议,这场急救灾难界的“华山论剑”,也是首次在深圳召开。
大会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侯世科、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樊毫军、深圳大学副校长杜宏彪、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王天星、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李景波等80余名国内顶尖急救灾难专家共同出席。来自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我国灾难医学领域的近千位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围绕城市安全主题,从院前急救、航空救援、城市反恐、交通伤抢救、重大疫情及传染病防治、应急管理、国际救援协作、人工智能与医学救援建设等领域展开充分讨论,同时针对大急救学科建设新进展、医学救援体系标准化、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应急建设等议题进行专题演讲。
大会伊始,举行了简短隆重的深圳大学总医院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启动仪式。”通过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脊柱骨病科分别引进了高层次医学团队。在”三名“引擎推动下,该院急诊科、脊柱骨病科等一大批特色重点科室,将以临床、医疗、科研为基石,加速发展。
大会同时为深圳大学急救与灾难临床医学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整合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临床和科研优势资源,通过灾难医学规范化培训、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应急救援理念和认知水平,优化流程,争取更多救治生命时间,以点带面地快速提升整体医疗救援水平,提升医院对批量伤员救治能力。
(揭牌嘉宾:左一 深圳大学副校长杜宏彪 右一 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李景波)
(《中国高级灾难医学教程》新书发布)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灾难医学历经十年发展,从无到有,日渐成熟。我国灾难预防应急救援事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在致辞中表示,伴随着中国国家卫生应急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灾难医学必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期。此次交流、共融的大会,深圳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在深圳市“三名工程”的政策支持下,将有力推动应急救援和灾难医学发展。
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等事件频发,包括印尼海啸、菲律宾台风、SARS事件、海地地震、尼泊尔地震、汶川地震等各类重大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灾难医学救援工作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如何应对灾难事件,开展科学有效的救援,降低灾难损失,维护城市安全和社会的安定,仍是当务之急。
我国卫生应急管理专家、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侯世科院长、樊毫军副院长,立足中国国情,探讨新形势下的急救与灾难学科建设发展概况,以地震、海啸等实际灾害救援为例,分析介绍灾难救援领域新进展、新技术,并对灾难医学学科建设在管理、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建立医院合作联盟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科合作平台,能够联合国内外的医疗资源,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本区域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侯世科说。
(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分会主委 侯世科)
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李景波在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应急建设情况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沿海,台风、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城市发展速度快,安全生产事故与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多;人口密集,传染病疫情与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高。在大城市、特大城市里,一旦灾难发生,如果没有完善的医疗救援体系,后果不堪设想。而仅仅以院内救治为主的急诊医学、临床医学无法承担灾难医学的重任。发展城市灾难医学势在必行,亟须建立起灾难医学专业教育,以提高以后的医疗救援能力。”
(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 李景波)
据悉,此次急救与灾难年会主会场举行两场主题报告,并同时开设六大分会场。以夯实医护人员灾难医学理论技术、强化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难现场人员伤亡为目的,为助推我国灾难医学学科建设,深度参与国家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医疗能力的重塑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深圳大学副校长 杜宏彪)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委会主委、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樊毫军作《医学救援标准化体系研究与实践》主题报告
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