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介绍了抗战时期1938-1941年的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迁址、继任校长、战时办学理念及做法。
创建于民国25年(1936年)年7月的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校址最初设在福州乌石山上。民国27(1938)年3月因日本入侵,福州告急,遵照福建省政府疏散学校到内的意旨,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先于福建省政府内迁于闽中小城永安市中心的文庙(见图一),5月首任校长姜琦辞职,6月4日王秀南到校接任校长主持工作。
1939年5月9日上午,日机轰炸永安,文庙校舍连中七弹,其时师生恰好在下渡村上课才幸免劫难,次日即迁址距城二十里的大湖乡(见图二)。
省立师范学校搬迁大湖之后,借用祠堂、庙宇、民房为临时校舍,将义斋作礼堂、天爵乡祠作膳厅、陈忠毅祠作科学馆、璞园公祠作女生宿舍,将达斋公祠、振华公祠、敬轩公祠作男生宿舍,等等。
民国27(1938)年6月,王秀南先生继任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校长。王秀南(1903—2000年),男,乳名文丙,别号逸民,福建同安人,教育学学士,1938-1941年任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校长,曾历任河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教授及福建集美师范、福建集美师范、龙溪中学、印尼印华高级商业学校校长,马来亚麻坡中华中学校长,马来亚巴生光华高级中学校长等职。著有《抗日救国与儿童教育》《小学校行政组织问题》《战后中国的国民教育》《教育学科教学法综论》《东南亚教育史大纲》《教学著述六十年》等。2000年2月20日病逝,享年97岁。
为应对抗战非常时期的社会情况,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调整了其办学理念及做法
抗战以后,学校经费紧缺、人员流动大,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在王秀南校长的主持下,学校除坚持学生日常文化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小学师资力量,还担负起民众教育的责任,同时积极开展抗战救国工作。战时非常时期,学校在组织方面,实行职教生工合一,在行政方面实行军训教团合一,在课程方面实行教管养卫合一,在方法方面实行教学做想合一。
学校组织方面的职教生工合一。就是职员、教员、学生、校工四者一元化。职员要多教功课,教员要分任校务,使得职员与教员水有乳相融,互相了解。战时为调剂师生的身心与生活,实行教学相长,即教师要有学生的精神,生活即教育,即学生要参加校务实习,学生参加校务的组织,行政学术化,教育生活化,教师指导学生,学生了解校政,教师与学生尽量劳动化,要求教师一面教书,一面种菜,学校工友的人数要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一切劳作则由师生分担,学校组织系统。这一系统的上半段是以教师为主的职教合一组织,组以下的校务尽量分配给学生做实习,下半段是以学生为主的组织,也是师生合一的组织,而教师仅居其辅导的地位,引接上下两段的桥梁。
行政方面实行军训教团合一。军训教团合一即,军训、训导、教务、三民主义青年团在行政上共同密切的配合。在国难之秋、抗战非常时期学校提出:学生应以礼义廉耻为精神修炼,振作青年的精神,锻炼学生的体魄,端正国民的对学生的趋向,发扬民族的意识,储备国防的实力,必须切实做到文武合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合民族的生存,顺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学校在训教合一之外,还以军事训练与童子军训练的精神,逐渐的渗透于学校生活,以求军训教合一。为更好的实行军训教团合一,在行政上,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兼做学生导师、军训队的指导员,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协助军训设施,督促学生运动,领导劳动服务,注意学生课业等。在编制上,学级编制与军训编制合一,学级编制以学期为分级的标准,每一学级适合军训一区队,宿舍编制与军训编制合一,宿舍的分配按照军训编制的中队、区队、分队编排。在军事训练上,尤其重视战时需要,如战斗学习、旅次行军、露营、爬山、骑射、通讯、侦察等实际训练。在训导上,通过升降旗、晚会、纪念会、个别谈话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精神训练,了解学生的思想行动,加强学生与民众的教育建国的信念,提高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革命热情。在教务课程安排上,公民与国文课程增加课时,加强舆论宣传,唤醒青年学生为革命尽力,史、地学科,多发挥民族意识,理化学科,发挥科学精神,使青年学生日臻民族化与科学化。其他课目如军训、体育、国术、生产训练、劳动服务、课外运动等都要配合青年训练。在日本入侵,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学校三民主义青年团协助学校新生入学训练、军训,辅助战时服务与训练,并积极投入社会民众教育,协同指导学生自治会的活动,帮助举行各种学术竞赛。另外,学校成立了战时后方服务团,该团有团员三百多人,团长由王秀南校长兼任,团及部下设六个中队,分为:警卫、宣传、交通、防空、救护、纠察六个性能,该团宗旨是增进学生抗战建国的知能,练习自治活动能力,提高服务兴趣,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学校由校长王秀南任主编创办、出版了宣传抗战的《教战导报》期刊。省教育厅将该校二、三年级学生集中在沙县训练一个月,然后分配到各地办民众教育,结合宣传抗日,搞军事训练。各地民校组织歌咏队、剧团、壁报组,张贴标语、漫画,宣传抗日救国。从1939年至1941年,福建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以福建师范和永安中学为主,他们从校内走向校外,由街头走向农村,采用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宣传,如组织“普通话剧社”和“方言剧社”,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在课程方面实行教管养卫合一。教即教以明生,自立立人,使一般学生知道为什么而生,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革命与服务为其人生的真谛,去除自私自利的毛病,投身到革命与抗战救国服务之中。管即管以治生,自治治事[4],自治—注意学生自治的辅导,使其自爱自动的自治,生活有序,行动不紊,去掉无组织无秩序的毛病为学做人、参与革命;治事—即发挥战时青年后方服务才的效能,致力于服务,使每一个青年在抗战中成长;吸收优秀的学生入团入党,注重学校党务与团务的活动,使其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起着领导作用,使一般国民明自治之道,开展战时训练与服务,党团组织训练与活动。养即养以厚生,所以救贫,开展生产建设,在校--注重生产劳动的训练,进行农事与工业生产,使后方生产与前方抗战配合;居家--倡导家庭作业;使学生利用废时废地废物为战时生产的工作,生活劳动化,劳动生产化,逐渐地由学校扩大到家庭;处世—即推进消费合作,推进社会的合作运动,组训、农工、合力经营,解除商人的剥削,增进农工的福利。卫即卫以保生,所以治弱[6],加强军事训练,争强国民体质,让民得康强,国有屏障,民强国盛,自卫—即提倡普化的体育,强迫学生进行课外运动,指导病弱的国民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推进公共卫生的教育与建设;卫众—即注意公共卫生,改善学校生活环境,保卫社会环境的清洁,铲除贪污、盗匪的社会现象;卫国--即学生普遍接受军事训练,厉行军事管理。以造成军国民自卫卫国的风尚,同时协助社会组训,丛事于少年团、妇女队及壮丁队的组织。
在方法方面实行教学做想合一。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真学,即施教重心由教移到学,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教学得到合一。在抗战时期,为适应战时需要,师范学校的课程从只注重文化教育,转变为管教养卫治于一体,配合抗战建国的宏旨,从过去只注重儿童师资训练,到将民众教育的责任添加在师范生的肩膀上,对学校各科的有关课程进行了调整。
民国27(1938)年度福建省教育厅修订了中等教育实施纲要,其目的一是为加强青年道德的修养与体格的训练,使青年身心得到建全的发展;二是提高学生数学及理化学科成绩,树立科学研究的基础;三是实施生产与服务的训练,以适应战时需要,进而增进青年服务社会的能力;四是推行战时教材,以激发青年民族意识,加强抗战力量。为适应这四个目标,省立师范学校调整了课程,制订了减少各学年每周学科及教学时数,生物的、物理、化学与国文列在同等地位,注重实验;体育、军事加紧训练,增进特种技术,以养成机警敏捷的习惯;每日下午实行生产或服务训练二小时,服务工作为举办民众教育,实施民众训练,举办社会乡村改进,以及其化战时后方工作;废弃农作科,每周在生产或服务时间内划出二小时;习作小学教具及玩具改设民众教育为必修得,以符合服务社会的宗旨。
抗战时期的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在其闽师信条中即:教育是文化的出发点,也就是抗战建国的出发点;教管养卫合一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军训教团合一的组织,是最好的组织;教学做想合一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应当也行为作则,代替以言作则,领导青年向抗战建国之途迈进;师生应当共生活动,同甘苦,共同运用思想以征服困难;最好的教育,要学校与家庭联紧;最好的教育,要学校与社会沟通;最好的教育,要以最少的金钱获取最大的效果,以一人的劳力,换得双倍的收获。
这些办学理念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校。
图文|龙 丹
编辑|郭晓镔
转载请私信后台并注明来源“福建师大图书馆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fjnulib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