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专业公司成长之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专业公司成长之路

阅读量:3787084 2019-10-25


初心和使命,承载着公司创立之时的希冀与信念、责任与担当。“服务集团发展战略,提升差异化竞争实力,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成为省内一流、西南知名的地基基础专业公司”,是基础公司的初心和使命。
将初心和使命转化为行动自觉,公司交出了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当前,公司的经营额是刚成立时的20倍;产值是刚成立时的28倍,营收是刚成立时的13倍,利润相比成立之初,增长了近8倍。一系列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产品烙上了专业印记、贴好了专业标签,公司以显著的工程业绩擦亮了“建投基础”这张名片,生动诠释了“专业公司”这一代名词,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省地基基础工程领域的龙头企业。人才为本、技术引领,公司将初心镌刻在奋斗的旗帜上,全面构建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咨询、研发、实验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地基基础、市政、交通、环境、新兴等业务布局,正以强大的发展后劲划出昂扬向上的发展轨迹。         
聚焦主业  协同奋进  打造发展格局初心传递使命,使命召唤担当,公司致力于以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成就合作伙伴、回馈社会。
(图为:滇池明珠广场项目)坚守初心,就要守住本业、聚焦主业,云路中心是当时云南省最深的基坑项目,公司第一次运用基坑支护“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技术,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周围建筑没产生丝毫影响。滇池明珠广场40天完成1577颗5.8万米旋挖桩基,质量检测一类桩比例达到95.4%。从经典双城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项目的首秀,到云南省医疗卫生应急备灾中心、云报传媒广场、海源财富广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云南建投集团发展大厦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经典基础工程案例的塑造。公司始终坚定做专做精主业的决心,缔造了高品质工程,打造基础工程品牌。并依靠主业支撑,整合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成立了岩土勘察设计院,拓宽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在巩固原有优势板块的基础上,公司拓展了以保山地下综合管廊、澄江东大河市政路为代表的市政基础设施板块。并成功打入了交通工程领域,麻昭高速D2-1标段、东南绕C2工段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高速公路施工经验。公司承建的香丽高速第三标段,小标段也下大工夫,创下了多个第一,是集团第1家完成转序的参建单位。当前,公司紧盯节点目标,全力推进保施高速一分部、元蔓高速土建九分部、元绿高速土建十四分部生产建设。
秉承建功建业建本的家国情怀,公司致力于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聚焦民生热点,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投入玉溪、宣威、德宏、保山保障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充当先行者和排头兵,大力推进怒江、昭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等政治性工程建设。公司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理环湖截污(二期)项目已经顺利竣工验收,大理三线划定项目和通海杞麓湖环湖截污项目等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公司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9年来,公司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做专做精、做强做大”为发展目标,踏准发展节拍、与时代同行,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打造新的发展格局。技术引领 创新驱动 增强发展动能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技术化是专业化的核心内涵,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意识到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以技术为支撑,抓好科技创新。总结提炼,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公司注重抓系统性工作总结,形成超长长螺旋桩基施工技术、旋挖桩入岩技术、超长旋挖桩等综合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论文、专利、工法等科技成果,建立数据库,并在公司范围推广应用。成立至今,公司累计获得科技成果80余项,国家专利41项、省部级课题1项、省级工法5项,参与编制标准规范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 

(图为:以“基础公司”名义建立的龚晓南院士工作站)
搭建好科技平台,才能激活创造基因。公司先后与浙大、同济、昆明理工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了龚晓南院士工作站,是当前集团唯一拥有工作站的二级单位,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岩土勘察设计院。依托工作站平台,在保山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开展了《基坑支护与外模一体》研究课题,从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一套适合云南地质条件设计、技术方法,为本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香丽高速是云南省首条穿越季节冻土区的高速公路,涉及大量的高边坡、深路堑工程,公司通过工作站进行了《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及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原季节性冻融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对路堑边坡关键性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为保证其施工期间和后期运营期间的安全稳定,公司在省内率先掌握季冻区路基施工关键技术,实现了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本土化,为公司转型升级、拓展公路业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凸显专业优势,追求技术领先,公司拥有雄厚的基础领域专业技术,具备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掌握了本专业领先的施工技术、工艺,公司采用支护桩+囊式扩体锚索,首次运用可回收式锚索技术、直螺纹连接钢筋笼等新工艺,完成官渡区五里中央商务区(CBD)A22号地地下建筑面积约108056.1平方米的施工内容。在没有临水、临电,施工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仅用20天,采用放坡+网喷进行支护,完成了玉溪火车站保障房项目70000多米的长螺旋深搅止水帷幕桩。大理滇西应用大学项目首次运用41米超长长螺旋工程桩;怒江泸水项目位于典型峡谷河床地段,地层多大粒径、高强度漂石,较厚砂层,地下水位高,公司成功解决了大粒径、高强度漂石钻进,砂层严重垮孔,泥浆渗漏等三大施工难题。2018年,公司完成长螺旋工程桩39万米,旋挖桩22万米,管桩23万米,试验室用高于第三方检测标进行自检,经检测,一类桩比例在90%以上,没有三类桩。车驰双轮,鹏展两翼。公司坚持施工管理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自主研发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新型支护结构、内支撑立柱新型定位调垂、快速制作钢筋笼、下放钢筋笼等一系列施工技术先后在海源财富中心、昆明恒大滨河、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报传媒广场、恒大云报华府等基坑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通过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实际运用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院士工作站合作的装配式钢支撑基坑支护成套设备及施工技术研究取得突破。在“昆明市规划馆项目” 成功完成了首个预应力装配式型钢内支撑项目试验,在昆明乐佳苑项目得到推广应用。并首次将TRD工法引进云南地区,应用在福欣苑项目中。公司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人才为本 文化聚力 夯实发展根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第一战略。正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所说,作为一个不拥有自然资源的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优势。年轻就是资本、就是希望,公司职工平均年龄29岁,公司牢牢把握住青年职工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抓好职工的磨练和培养、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公司通过校园招聘,拥有浙大、哈工大、同济、重庆大学、西安交大、中南大学等品牌高校高素质专业人才,其中引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1名,有硕士研究生23人,本科生232人。公司灵活打通青年人才晋升通道,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现有85后干部34人,占干部总人数的60%,其中90后干部12人。企业发展后备力量充足。 

(图为:公司进行青年人才储备库选拔)
技术精湛、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公司的亮点和特色,公司拥有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28人,工程师48人,工程类职称205人,占比94.04%。一级注册结构师1人,注册岩土工程师6人,一级建造师31人,成为推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务实进取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苏元、陈一村、史虎、胡芬、张玲娜等一批名校毕业生明确发展定位,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走入基层、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在公司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干事创业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公司将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共创,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爱岗敬业,珍惜岗位;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企业共同行为准则作为根和魂,成为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提倡“讲改革、比正气,讲形势、比担当,讲发展、比业绩,讲管理、比成效,讲人才、比贡献”的“五讲五比”文化理念,规范员工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晓曙在讲主题教育党课时指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事业发展永无止境,企业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我们是奋斗者,我们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在逐梦路上,只要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就一定能找到让自己出彩的舞台,基础公司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走管理型、专业化发展道路,聚力2020,迎接第一个十年,开启下一个十年······
摄影|许霖杰
编辑|黄金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