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微博名为“李心草妈妈”的网友发文称:一个血泪母亲的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博文称她是李心草的母亲陈美莲,女儿系昆明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9月9日凌晨,李心草落水身亡,落水前曾在酒吧内遭遇同行人疑似暴力对待。事后,民警告诉她,李心草为醉酒自杀。
一文激起千层浪。该博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仅在微博至今已有超过30万条相关言论,至今舆情持续走高,不论是普通网友,还是各大媒体,都在“等待一个真相”。
不可否认,李心草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热议,与诸多因素有关。女大学生、孤女寡母、酒吧、溺亡等词汇叠加一起,极易产生“化学反应”被聚焦。李心草母亲“浸透血泪”的控诉文让人心生同情,再加上舆论场中存在一些复杂的情绪积累,导致事件不断发酵。
“第一次看到这件事的时候,整个事件的轮廓还不是很清晰。给我感觉就是很不可思议,很迷惑,好好的一个女生,为什么忽然落水?是自杀还是他杀?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持续关注下来,发现并没有使我的思路变得清晰,反而越来越迷惑。因为报道多,但和一些说法不一,再加上网友讨论,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再看看李妈妈的发声。我想我现在的心情跟她一样,都是’只想要一个真相’。”
事件发生后,新锐悬疑作家陈忱也十分关注案件的进展,和许多关心这对母女的人一样,陈忱也希望能“等到一个真相”,同时她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帮助这位母亲尽快走出丧女之痛。
作为一名悬疑作家,陈忱的作品一直以来都紧紧围绕着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及背后人性的思考。从《宿命恋缘》到《诡校迷魂》再到《网瘾之殇》,她一直关注着“女性伤害”等当下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说到该类内容创作的初衷,完美灾难似乎有些无奈。她表示,自己最初只是喜爱法制节目,只是本着简单的、对案件感兴趣的心情,去揭露人性,却没想到在确定了自己写作类型的数年之后,类似的社会问题也跟着层出不穷。
“生活远比我的小说更加精彩,更加捉摸不透,且更加险恶。人性其实永远无法预测。最一开始,我是因为喜欢法制节目,看了很多案例,只是本着简单的,对案件感兴趣的心情,去揭露人性,却没想到在我确定了自己写作类型的数年之后,类似的社会问题也跟着层出不穷,甚至社会愈加不安定,而我的作品在这种巧合下,竟然无意中“蹭了热点”,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当然,这种巧合,我一点也不高兴。我更希望自己写的故事,以后永远只是故事,而不会令人联想到某种真实发生的残酷案件,这样社会才能够和谐安定。”
关于整个事件,陈忱表示,因为有许多疑点尚不清晰,也没有最终的定论,她和许多人一样都只能持续地关注和等待。
“对于这个不幸的家庭,只愿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她们走出伤痛,而对于其他家庭我由衷地希望不要再有人经历这些。有心做坏事的人,我们可能防不胜防,但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尤其是外求学工作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谈到这点,陈忱给出了三条自己的小建议——不轻信他人,不委曲求全,懂得拒绝别人;助人为乐可以,但你的善良一定要有锋芒;学会保护自己和读书同样更重要,这是你终生的必修课。
“我并不反对社交活动,优质的社交活动我觉得可以多多参与。但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还是要遵守一些原则。就我身边的人来看,她们会和我成为朋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强迫他人,也要懂得拒绝自己不愿意的要求。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你可以和一个喜欢去酒吧的人成为朋友,但前提是她尊重你不喜欢去酒吧的权利,并且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相反,你也不要一定拉着别人去做什么事,大家各自尊重,这样最重要吧。毕竟谁也不能为他人的生命负责。”
而对于该次事件中,许多时事评论和网友热议的“立案”问题,陈忱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我觉得这件事情的侦察顺序似乎有点问题。司法机关侦查是在事情发酵之后,之前的结论总给人感觉有些许敷衍的倾向。当然这也许是我单方面的误解。我是希望,并且我也相信,一个年轻女孩,甚至任何人的死亡,最终都不会被默然对待,警察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条可以线索的。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只有解决问题,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将舆论监督的力量转化为法治社会的集体认知,还小草一个公道,还大家一个真相。
正如央视新闻的评论:李心草事件离真相大白又近了一步!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正体现在用法律还原真相,用法律输送公正,用法律告慰逝者。“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让我们一起守候,一起捍卫,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