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远古的呼唤
第三节:寻找古鬲国(下)
先周时期的“陶袋足鬲鬲”是中国远古先民的一大发明,也是早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器物代表。最早制作鬲的先民部落曾被称之为“有鬲氏”部落。据出土文物考证,鬲的制作区域比较广泛,大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一带,但是专以“鬲”的制作而闻名的部落,却在现今德州境内,称之为“有鬲氏”。这个部落最初可能起源于鲁东南的东夷族,后因“逐水草而居”逐渐向西北迁徙,落户于德州境内。西周取代殷商王朝后,有鬲氏作为被征服的部落之一,其王族又被强行迁徙到陕西。德州境内有一条古河,为“禹疏九河”之一,名叫“鬲津”河(现在称之为四女寺减河,又称之为漳卫新河)。据地方志记载,鬲津河畔即为有鬲氏部落定居之地。乾隆五十三年修订的《德州志》说:德州上古为“禹贡兖州地,封有鬲氏国,此鬲国之始也。”秦朝时在这里设县,“立鬲城始为县,鬲津河之东,漯水之西,即夏时鬲国地”。这说明在德州境内确曾有一个以制鬲而闻名的上古部落,夏朝时成为夏的属国,被封为“有鬲氏国”,秦朝实行郡县制后,在这里设立了“鬲县”。因此,有鬲氏国的建立应该是被看做德州作为城市最早的雏形,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鬲津河从上古时代起留存至今,是有鬲氏部落与德州密切关系的历史见证。关于鬲津河的历史渊源,古籍中曾有说明。鬲津河为大禹治水时疏导过的“九河”之一,《尔雅·释水》考订“九河”的名称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挈、钩盘、鬲津"。汉代学者李巡在解释“九河”名称时说:“徒骇,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云徒骇。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马颊,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覆釜,水中多渚,往往而处,形如覆釜。胡苏,其水下流,故日胡苏。胡,下也;苏,流也。简,大也,河水深而大也,挈,言河水中多山石,治之苦挈。挈,苦也。钩盘,言河水曲如钩,屈折如盘也。鬲津,河水狭小,可隔以为津也。”李巡对“九河”中其他河名称的解释正误与否在此姑且不论,但对鬲津河名称的解释似有所误,有望“津”生义之嫌。“鬲津”一名的来历应该是与有鬲氏有关。《说文》中说:“津,水渡也”,也就是渡口的意思。上古时人们往往临河而居,有鬲氏部落以制造鬲而得名,为了方便生活,其所居之河必有渡口,便顺理而名之日“鬲津”,与河道阔狭无关。试想,宽阔的河道难道就没有渡口吗?连黄河上都有孟津、延津,更遑论一个小小的鬲津河。再说“可隔以为津”也令人费解。虽说“鬲”、“隔”二字可以通假,但为何不用“隔”而偏用“鬲”呢?尽管后来三国时期孙炎又进一步解释李巡之说,认为“鬲津者,水多厄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也”,也难以令人信从。按常识说,凡是河上的渡口,大多是为“横渡”而设,况且上古时期航运尚不发达,先民设置渡口主要是为两岸来往方便。“水多而狭”宜造成激流,反而是不利于“横渡",“横渡”的条件应是“水缓而平”。因此,对鬲津河名称的来历还应进一步考证。还有人认为,有两氏是因鬲津河而得名,这也是一种误解。有两氏应与轩辕氏、神农氏、有巢氏、有穷氏等部落名称相类,是以该部落主要创造物或特长物为标志而命名的,因此有鬲氏的得名应来自于对“鬲”这一器物的制作或使用专长。从这个逻辑关系看,应是先有有鬲氏部落名称,后有隔津河河流的名称。一般来说,河流的名称是由人来命名的,最早的定居者也就是最早的命名者。
有鬲氏,相传为皋陶之后,偃姓。东汉学者应劭说:“ 鬲,偃姓,咎繇之后”,咎繇也就是皋陶的另一称谓。相传皋陶是东夷族的少昊之后,生于曲阜的少昊之墟。曲阜,古为偃地,舜帝因而赐姓皋陶为偃姓。据说皋陶在舜为部落联盟首领时期,曾任管理司法的职务,并由他制定了“ 五刑”之法。《尚书·虞书)载:“帝舜三年。帝日: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皋陶任舜帝的司法官多年,协助舜帝“德”“法”并用治理天下,建立巨大功勋。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事。他执法公正,“决狱明白”,“听狱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子治,刑期于无刑”。主张以“法制”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据说在他的治理下,人们尊礼守法,和谐相处,天下大平。几子的弟子子夏曾赞普他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皋陶后来又帮助禹建立了夏朝,死后其后裔得以分封,其中一支被分封到鬲津河畔,建立一个小方国,史称“有鬲氏国”。其实今天看来这个记载并不全然符合历史实际。鬲津河畔的有鬲氏部落应该是一个早已有之的部族,是否与传说中的皋陶有关尚难定论。古鬲国应该是在有鬲氏部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的真相可能是这样:上古时期在鬲津河畔就定居着一个以制作鬲器而闻名的部落,后来这个部落加入了尧、舜等组织的部落联盟。夏朝实行家天下之后,原来松散的部落联盟被权力更为集中、组织更为严整的王朝所代替,原有的各个部落接受王朝统治,被夏王分封为“方国”也就是后来的诸侯国。有鬲氏因此从部落而成为了鬲国。但是,传说中皋陶为有鬲氏先祖的说法却有着重要的文化涵义。既然有鬲氏被认为是皋陶的传人,那么皋陶的精神遗产就自然为有鬲氏所传承,这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德州地域文化的源头。可以说,德州地域文化以“德”为本,其渊源可以上溯到皋陶。
近来由西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文化部门联合发起寻找古鬲国活动,针对鬲国的地理位置、兴盛灭亡、迁徙路线及其与中国国家形成的关系等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是为研究上古时期中国的社会组织、国家形态及文化传统提供具体的学术思路。在这一活动中,许多专家发表了大量有见地的意见,为此《光明日报》、《齐鲁晚报》等报纸专门作了报道。如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专家张学海指出,从古龙山文化聚落群的分布状态看,鬲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东夷古国,从龙山文化到现在有4000多年了。大汶口、龙山文化分布形态以群居形态为主,由部落脱化成古国。大汶口早期可能已经有人在生活了,但是成为一个群,构成国家的条件基本上是在龙山文化时期或者更晚。鬲国的位置应该在德州境内,具体位置大致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知名学者、《鬲与鬲文化》作者鬲向前认为,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有鬲氏和鬲国起了重要作用。有鬲氏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非常发达的方国,也称为鬲国。有鬲氏发明了鬲,有了鬲以后,国人开始吃粥,开始用它煮饭、煮水,从茹毛饮血进入了熟食阶段,从而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得以起源发展。而鬲也慢慢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成为研究中国远古文明的重要载体。
鬲与鬲文化研究第一人 鬲向前因此,开展寻找古鬲国的考古行动,对深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方辉教授指出,“鬲”与史料文献记载及实物相结合得很紧密,鬲与鬲文化,既有早期文献记载,又有相关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这样的例子是很少的,对古鬲国的研究有良好的基础。现在对古鬲国的存在以及地理位置基本没有异议,有鬲氏作为东夷后裔西迁至此。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教授指出,在龙山文化中期偏晚到晚期,主要包括从淄博、济南、德州、聊城,这几个地区发现鬲比较多,这个鬲的集中分布区,可以广义地讲是鲁西北,例如在鲁西北出土素面鬲,按照过去测量,从绝对岁数上说大约距今4200年,现在可以精确地判定,就是夏朝建立前后那一阶段。西北大学赵从苍教授指出,"有鬲氏”、“鬲族”、“鬲国”存在了多久,有待讨论,但它的确建立了具有政治结构的模式,具有其辉煌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鬲国历史上存在的区域就是张先生所言在禹城、齐河、济阳带。德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李开岭讲到,德州有“鬲”氏发展,与龙山文化关系密切,禹城发现龙山晚期遗址比较多,禹城周围就发现20多处。古鬲国的位置就是在鬲津河(漳卫新河)这一带。
还有个证明古鬲国在这里的历史证据,就是漳卫新河的河道古为“鬲津”河,德州、陵县、禹城、平原、乐陵诸地方志均有记载。德州学院历史系主任梁国楹认为,鬲是德州原始文化遗址中最典型的器物,相传是由德州古老的原始部落——有鬲氏所发明。窦庄遗址、五里冢遗址、惠王冢遗址、姚千遗址等也发现了大量的鬲状陶器。可见,德州与“鬲”结下了不解之缘。夏代古国有鬲氏,古河鬲津,春秋战国之鬲邑,秦汉之鬲县,东汉之鬲国等,都是古鬲国曾经存在的历史证据。总之,参加这次活动的专家一致认为,古鬲国在夏初立国,区域在山东德州境内,具有悠久的历史。有鬲氏发明了鬲,从最初的一种生活用具,慢慢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有鬲氏、古鬲国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这次活动,鬲姓后裔鬲向前、鬲江慧特意撰写了《有鬲氏及稀有姓氏——鬲》一文,文中说:鬲姓是中国汉民族中的稀有姓氏,据考证“鬲姓源自有两氏,伴随中华文化已经存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鬲姓家族和有鬲氏脉相承,有鬲氏又是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了解有鬲氏及鬲姓的起源、变迁等历史,对认识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中华文化的同化有着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传说有鬲氏是皋陶的后代,皋陶是大业与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的儿子,大业又是少昊的后代,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如此看来,鬲姓是黄帝的嫡亲后代。鬲姓由于一直居住在陕西临潼,过着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生活,人口数量一直不多,现在也就20000多人,历史上也没有出现皇帝赐姓鬲和少数民族改姓鬲的现象,从基因学的角度看,鬲姓血缘历史悠久且连贯相传,有可能通过研究鬲姓的血缘和基因,可以了解黄帝时代的遗传基因,鬲姓可能记录着近五千年中中国染色体的进化史和生命遗传信息。”他们还认为,在夏商和西周初期,有鬲氏是很强大的部落,但是后来因不臣服于周,追随武庚、管叔、蔡叔率殷商遗民叛乱,被周公灭掉。周公灭掉有两氏后,将有鬲氏部落的成员作为俘虏从鲁西北一代迁徙到陕西靠近京畿的地方,以便于就近统治。《逸周书》中记载了有两氏在周公平叛战争中被俘及迁徙的情况:“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征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这里的“俘维九邑,俘殷献民”之中,就有有鬲氏部落成员。他们进一步考证说:鬲在指称人的时候,也称“民鬲,汉代古文学家称之为“民献”,今文学家称之为“民仪”。仪、鬲古韵同人歌部,故两字相通。古文学家因读了别字,故将“鬲” 字当作了“献” 字。学者晓桐提出,《逸周书》中的“俘殷献民”的“献”字,应为“鬲”字;“献民”即为有鬲氏之民。“九毕”是指镐京周围地区,包括今陕西临潼、长安一带,也是西周天子陵墓所在区域,多为安置战败国的贵族,周王室派官吏监管,使其为王室服役。为防止有鬲氏等再次聚众叛乱,周王室将有鬲氏的王族由山东迁往了镐京附近。据《临潼县志)记载,在殷商时期,临潼一带十分落后,人口也就几千人,但到了西周时期,人口突然剧增到两万多人,这大概与有鬲氏等部落人口的迁人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据鬲向前等推断,有鬲氏被灭国后,只有少数王族被集中迁徙到临潼带,而其他氏族成员大多作为奴隶被发配到全国各地,从事种植、制作、家务乃至做饭等各种劳役。周朝的奴隶主们将他们与普通的奴隶同样看待,“人鬲”因此有时也被作为奴隶的代称。在周代的许多金文及以后的古籍中,“鬲”也通假为“隶”,读音也由“ge"转变为“1i”。有鬲氏的大多数子民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姓氏,湮没在了无姓无名的广大奴隶之中。而迁居到临潼一带的有鬲氏王族相对待遇要好一些,没有被当作普通的奴隶看待,因而有幸保留了自己的姓氏。有鬲氏原属于偃姓,遭灭国后他们为怀念故国,就将“鬲”作为了自己的姓氏并传承下来。鬲姓一族迁居临潼一带后,虽历经3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很少向外集体迁出,除少数个人外,其后裔大多一直居住在陕西中部地区。从对传统文化资源发掘的意义来看,寻找有鬲氏古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通过对有鬲氏古国的研究,可以具体、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原初形态,以及它随着上古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迁徙与变化,这对中华文化的起源、迁徙、发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就德州地域文化研究而言,古鬲国的存在可以为德州地域文化确定一个最早的坐标。有了这个坐标,就可以从上古时期为德州地域文化理出一个不断随历史发展而发展的脉络,从中既可以认识德州地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又可以认识在不同历史阶段德州地域文化的不同形态与特征,为更好地研究地域文化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德州区域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