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与护城河围绕着襄阳古城 摄影 / 李均
在偌大的中国,能称“兵家必争之地”的城市有好几座。但是,敢称“铁打的”,遍查资料, 却只有襄阳。一般说来,现代人们谈及“襄阳”, 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是指版土面积达到 19774.41 平方公里的的襄阳地区,它包含 3 区 3 县 3 市及 3 个开发区;或版土面积 100 多平方公里,人口 200 多万的襄阳市区。狭义的是指位于汉水以 南、面积仅为 6 平方公里的襄阳古城,某些时候也包括古城东、南、西三面的郊区部分。
“江干楼堞何峥嵘,壮哉快睹襄阳城。”本文取狭义之襄阳进行解读。
军港演变而来的城市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左传》里这句著名的话,说的是:汉水和沮漳河流域,是楚国的发源地。
襄阳位于汉水之滨,与楚国的关系自然深厚。楚 人驰骋襄阳,留 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光成语故 事就有“名列前茅 ”“围鄾之战”“水淹鄢城”“噬脐及”等。但这些加起来,都不如一个早已消逝了的地名——“北津戍”之于襄阳城的影响。
大约在 2800 多年前,在荆山沮漳河流域蛰伏多年的楚国按捺不住开疆拓土的雄心,小心翼翼地走出荆山,便被襄阳优越的地理环境所吸引:向南,是湖泊众多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向北,是沃野千里的南阳盆地。若以此为门户,全 歼周边的小国后,就可以深入南阳盆地,继而北向抗衡,到最后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襄阳, 简单就是上天赐给楚国的一块风水宝地啊!于是,他们带着巫师,在汉水边急急踏勘,檀溪一 带便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檀溪一带,南为绵延的群山,真武山、琵琶山向北突出抵定,万山向北蜿蜒突出数里,将汉江顶出,使万山东岘山北至汉江南岸形成一片东西长 20 余里,南北宽 3 至 5 里的河边滩地, 又由于真武山、琵琶山前有汇集着西南诸山来 水的鸭湖,鸭湖以北又有檀溪湖……水陆共生, 天然一个军事渡口啊!只需稍加整治,就可以陈放大军所需的粮秣舟楫,也方便浩荡的车马辎重频繁出入,于是,他们给这里取名“北津”, 并大施土木工程,不久,这里就发展成为有戍卒守卫的津渡性城邑——北津戍。这也是汉襄阳城的前身。
承接北津戍而来,襄阳城因水而兴,也因战争而兴。两千年间,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襄阳城也经过不断地东移,扩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它最终在明洪武年间定型,“长成”今天我们看见的样子。虽然其后也有 一些损毁,但都只是局部,没有动摇它的根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襄阳城墙遭遇建成以来最大一次危机。鉴于城市发展的需求,一场大规模的拆城运动在全国推广开来。襄阳城危在旦夕。拆与不拆,成为那段时间压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上的一件大事。
在一批治水专家的眼中,拆掉城墙,整个城市势必近距离袒露于汉水边。固然,一圈土垒砖包的外墙,在飞机大炮的热兵器时代已无关紧要,但它的另一种作用——抵挡咆哮的汉水, 却生死攸关。大伙儿的脑海里,都还记着民国 24年汉水吃人的样子。
襄阳古城临汉门城头 摄影 / 邓少宏
民国 24 年,也就是 1935 年,一场罕见的大雨突降襄阳,仅 3 天时间,汉江洪水全线暴涨。樊城大堤垮塌,洪水冲进樊城,将民居、商铺、 古建筑席卷一空,给整座城市带来灭顶之灾。襄阳城内,居民惊惶失措地用沙袋牢牢地抵住城门,水位从 50 米,到 60 米,到 70 米,再 71 米, 72 米,最高达到 73.71 米,眼看就要没顶,但最终没有越过高大的城墙,襄阳城赖以保全,无人伤亡。
“洪涛日夜打危城,其势难留一片土。”大洪水给人们心中留下的痛,只要一想,就会发作。城市安全高于一切,就这样,襄阳城墙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天下之重在襄阳
清代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 襄阳。……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 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
顾祖禹的这番话,地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呈现。襄阳,正好处于一个盆地的十字路口。从这里向东南,近可以到武汉,远可往江浙。向南,沿荆山(西)、大洪山(东)之间的狭长通道,可以进入广袤的江汉平原,直抵长江。向西北,沿伏牛山和秦岭南麓之间的狭窄通道,便 是大名鼎鼎的武关、商洛,再继续前行,就到蓝 田、关中了,长安在望。至于向北,就是南阳盆地,过了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方城通道,即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原地带。
除了陆地上的四通八达,襄阳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汉水西出汉中,经安康而来,流经襄阳后,一扭身,东南朝长江奔流而去。在运输不便的古代,拥有这么一条大河,意义不言而喻, 它使襄阳的交通更加便利。“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1256年前,杜甫一听说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就激动地想像着坐上船,从巴峡顺流而下到襄阳,然后上岸找辆牛车,就可以回到故乡洛阳了。
地理位置决定了襄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襄阳城外,是否有可依赖的河流、山脉作为屏障?汉水不须讲,我们来看看城外的山脉。
襄阳城南,横亘着雄浑又妩媚的岘山山脉。它起于城西十里的汉江南岸万山,终于城南二十余里的汉江西岸百丈山,脉派支分,森罗环列。这些犬齿交错的山峰形成了两条主要的陆 路通道,一条向西,经万山通往十堰、汉中;一 条向南,经凤凰山通往荆州。这两条道路有一个共同点,都比较狭窄,尤其是城外的“关口”。向西的关口,在乾隆《襄阳府志》上,名“柳子关”,《舆地胜纪》说它“在襄阳县西7里”,是古 代襄阳与南漳的分界,你可以想像一片柳叶一样的关垭,是如何的秀美又逼窄。至于向南的 关口,它离城仅5里,叫“凤林关”,大名鼎鼎的三国人物孙坚,就是在这里被伏兵竹林的黄祖一箭射中后毙命的。
南去和西往的道路如此,岘山与古城之间的陆地又如何呢?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向北乌龟一样突兀伸长脖子的郑家山,切断了两条陆路之间的联系,不仅使襄阳城外的空地被分割 成几块相对狭小、封闭,彼此隔离的空间,还使它离城池西南角不足 500 米。如果有敌军来犯,恰好在弓箭的射程之内。
区位重要,外部屏障得力,襄阳城的命运由此而定:不论遇到哪一场战争,都只有一种选择——坚守!
从空中俯瞰襄阳城,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堡。呈不规则长方形的城墙,高约 11 米、 周长约 7331 米,巍峨挺拔、高大壮丽。它的四周,围绕着一圈宽阔的河水,这是号称“天下第一城池”的护城河。它依托附近的水系而建,北临汉水,在东南西三面由人工开掘出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水进入,又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水贯通。护城河最宽处达250 米,平均宽度180 米,水域面积达到 91 万平方米,完全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
汉水穿过襄阳城 摄影 / 郭伏才
对古代的汉民族来说,敌人多数时候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襄阳城北,滔滔汉水日夜奔流,再加上宽阔的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极大地保障了城市安全。“来早,虏人登高,望见忽 有濠一道,莫不惊愕。”这是南宋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中护城河镇住金兵的生动描写。
城池的被毁与重建
本地学者晋宏忠在其著作《襄樊兵事春秋》 中写到:“自春秋战国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约 200 多次震撼人心的战争。”照这样算下 来,大约每 15 年就有一场。绝大部分战争中, 城池首当其冲地被攻击,体无完肤;但每一场战 争后,它又抖尽霜剑,继续承担它的使命。
最初的襄阳城只是夯土所筑。按照封建社会建筑制度的要求,它城门四开,外围有濠,城 墙上还有些简单的敌台、弩台等配套设施。
宋朝,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火球”和“火药 箭”普遍用于战争,表明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步入了新的时代,也预示着城墙要承受更残酷的打击。为了适应战争的要求,城墙不再是一味地向 高、厚方向发展,而是通过减少被弹面,增强防御纵深和增设适应火器射击的设施来提高防御能力,襄阳城在这个时候由土城变为砖城。南宋时,为防范外敌入侵,贫弱的朝廷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来修建各地城墙。《宋会要辑稿》记载, 孝宗乾道五年(1169),襄阳城要大修,中央财政没有钱,孝宗就下诏:“给钱五万贯,礼部给度牒百道,仍就襄阳府桩管米支给万硕。”这次的修建,可谓壮观,增筑了炮台、慢道;将单一直进直出式的城门改为屯兵式的瓮城门;同时还对城门包铁门,筑砖拱券门,增加羊马城、马面、女墙、 敌棚、敌台、敌楼、城门闸版、弩台等防御设施, 这些都赋予了襄阳城新的生命。
除了朝廷批准的对城墙的修复外,特殊情况下,城池的守将们也会在战争的间隙对破损的城墙进行小范围的修补。绍兴四年(1134), 岳飞攻克伪齐收复襄阳后,鉴于“襄阳焚毁尤 甚,野无耕农,市无贩商,城郭隳废,邑屋荡尽” 的惨状,主持了修城。今天,在襄阳城的小北门一带的城墙上,还可以看到少量印有“岳”字的城砖。
夫人城上 摄影 / 李均
冷兵器时代,对付“土头土脑”的城墙往往只能在城内放火作恶。东晋时,后赵的石勒派荆州监军郭敬攻打襄阳(330),郭敬“毁襄阳, 迁其百姓于沔北,城樊城以戍之”。唐末的赵匡凝在与杨师厚的作战中,被杨打得大败,也是 一把火烧掉襄阳,然后率领族人及部下沿汉水逃往广陵。最严重的一次是南宋端平三年二月 (1236),襄阳城内外的南、北二军(杨虎、王福 带领的“无敌军”和王旻率领的已被宋廷招安的“克敌军”)相互斩杀抢掠,“火复自南门起,凡一官民之居,一燃而空。” 曾经“生聚繁庶,城池 高深,甲于西陲”的重镇,成为灰烬。襄阳失守后,蒙古军强迫襄阳居民迁往洛阳,留下一座空城,在其后十五、六年间,南宋和蒙古双方都未在此重兴土木,襄阳重镇成为野草疯长、狐狸野兽出没之地。
现存襄阳城墙是明清城墙,它的源头可上溯到 700 年前。
公元1365 年,朱元璋控制了湖广全境后, 设立襄阳卫,派他的铁杆兄弟邓愈镇守。上任后,邓愈开始修筑襄阳城,天顺《襄阳郡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本府砖城一座,在汉江之南,与樊城市对, 前代创建修筑,旧志不存,无考。然晋羊祐、杜 预、朱序,宋吕文焕所守,皆此城也。元季颓废,国初乙已年,卫国公邓愈因旧址修长,有正 城,有新城。新城附正城旧基大北圈门,绕东北角接正城……
此次修筑,诞生了一座“新城”,当时俗称 “新城湾”。新城的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周长达 7.3 公里,基本上奠定了明清两代襄阳城,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襄阳城的格局。
到了清代,由于朝廷对修葺城垣予以重奖, 襄阳城多次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但主要是修 补,加修防御设施,因此不会改变城垣外廓形 态。此时的襄阳城,高大坚固、设施完备,城垣 上设置垛堞 4000 多个,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 火台,另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护城河东、西、南三面的平均宽度超过 180 米,最宽处可达 250 米。
朝廷的激励政策及相对平和的环境,激发 了官员们的浪漫情怀,明万历四年(1576),襄阳知府万振孙为 6 所城门分别题额:东门曰“阳 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大北门曰 “拱宸”,小北门曰“临汉”,长门曰“震华”。
襄阳城墙临汉门,是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又称小北门。小 北门城楼饱经沧桑,味兼南北之风,至今完好如初,已成为古城的标志。摄影 / 李均
临汉门城楼推门见城 摄影 / 邓少宏
襄阳古城北街 摄影 / 赵兴沛
千年坚守铸就的美名
在襄阳城的小北门城台上,两个身穿盔甲 的水泥士兵,面向汉水,日夜提防着来袭的敌军。这样的士兵不止小北门城楼有,在长门城 楼上,也有一对。他们面北而立,手抚长剑,胡 须高翘,表情凝重,身上铠甲早已斑驳,似乎已 在凄风苦雨中警戒了上千年。
我被这几位守城的士兵吸引,常常在微雨 中登上城楼,去怀想遥远的历史。奇怪的是,每 一次登上城楼,来到他们身边,便会记起一首唐 人写襄阳人的乐府诗: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诗中这个不屈、勇猛的英雄形象,不正是襄 阳城的写照吗?鬼才李贺,这个通眉长爪,一辈 子都病怏怏的诗人,不知道是襄阳的哪一段历史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让他写出了襄阳城的这种个性。是“项羽攻襄阳,襄阳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中的“坚守”?还是东晋末年韩夫人连夜率妇女筑城的“坚守”?或者是慕容垂和符丕合兵,把襄阳变成孤城一座,还是攻不下来的“坚守”?
坚守,这就是襄阳城的性格,也是它的命运。它像一道符咒,让每次的攻守双方都付出无比惨重的代价……
开禧二年(1206)十月,金兵几万大军南下襄阳。此时的襄阳守将为荆鄂都统制、京西北路招抚使兼襄阳知府赵淳。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赵淳下令在江北地区坚壁清野,将城外数万军民撤入城中,斩断江上浮桥,加强城防。为稳固人心,赵淳又命人将城门用土填塞,展示了死 守的决心。在以后长达半年的攻守战中,赵淳既统管全局,加强郢州、德安的防范,令均州统领王宏出兵攻邓,用来牵制金军的攻势;又随机应变,屡屡创新,如“开重壕以陷炮,穴墙道以出兵,织竹笼以绊马,用层桌以列弩,夜易收兵之号,潜驾袭虏之舟,作泥炮及蒺藜箭”等,都是兵法上没有的。与此同时,鉴于双方实力悬殊,他要求守军出击时以夜间劫营和突袭为主, 尽量避免和金军进行硬碰硬……就这样,凭借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周密的指挥和灵活主动的战略战术,赵淳率万余孤军坚守襄阳三个 月,大战十二场,小战数十场,终于击退了数万金兵的攻击,为南宋保住了襄阳这一西陲重镇。“铁打的襄阳”一说也由此而来。
绘画:宋元襄阳之战 供图 / 赵兴沛
一直以来,南宋给人的印象多是软弱无能。但在那个被普遍认为窝囊的朝代里,却还有着无数英雄们在上演着铁马冰河的一幕,就像 1206 年的赵淳和 1251 年的李曾伯。他们在激战间隙的书丹刻石,至今保存在岘山上。抚摸古老的摩 崖,仿佛触摸到他们浪漫、坚定又勇敢的内心。
美誉初享,严峻的考验便踏着滚滚狼烟而 来,襄阳城迎来了时间最长,也最为惨烈的守城——宋元大战。
南宋咸淳三年(1267),元朝统治者派蒙将阿术进攻襄阳安阳滩,一场长达 6 年的襄阳保卫战拉开序幕。为了攻破襄阳,蒙古几乎调动了全部的精锐,他们修建城堡,步步为营,将襄阳死死困住。襄阳守将吕文焕对此计看得清楚, 也准备得周全。为了支援襄阳,南宋一开始也下了气力,宋朝水军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不顾牺牲,将援军和粮食运入城中。但随着敌军围堵的逐渐合拢,外援只是偶尔成功,大多数时候被打败,后来干脆放弃了救援。城内的守军依靠着坚城深池,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众志成城,全力抗敌。史载吕文焕每到夜晚,就登上城墙巡视、固防,然后面向襄阳东南方向叩头跪拜,老泪长流,祈求朝廷能派出援军,以解城中军民于水火。当第二天明光初露,他又重振精神,组织城内老弱病残,披甲上阵,严阵以待。
忽必烈见大军的铁蹄、长矛、弓箭拿坚固的城墙也没辙,就决定研制新武器。在他的号令下,波斯工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马试造成功了配重式投石机(也称为“回回炮”)。它能将几百公斤的巨石投到数百米远的地方,曾经坚不可摧的城墙,在“回回炮”面前不堪一击。《元史·亦思马因传》记载:“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 入地七尺。”襄阳城破,多名南宋军官自杀殉国, 为了保全城市及城中百姓性命,吕文焕投降。襄阳守城将士和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以区区几万的兵力,阻挡蒙古大军足足 6 年,蒙古人几乎动用了当时半个国家的力量,才将其攻破。
据说城破当天,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江水 呜咽,它们是在为战死的军民垂泪,为襄阳誓死 的坚守颂赞——好一个铁打的襄阳!
选自《中国三峡》杂志2019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