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都很少被人提及,但近年来,由于影像检查设备的更新变化,使得体内脏器即使出现细微改变,都会被捕捉出来,胆囊息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常规健康体检时,被发现胆囊“异常”,长出来的一个个小息肉,让不少患者心理蒙上了一层“癌变”的阴影。
其实目前临床上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为观察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另外则是建议手术切除,那么胆囊息肉究竟是个什么病?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患者又应该如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副主任医师曾宁博士为大家详细答疑。
胆囊息肉多数为良性,定期观察即可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粘膜的表面隆起并突向腔内的一类病变,也被叫做“胆囊隆起性病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胆固醇的沉积,摄取过多的胆固醇或脂肪后会堆积在胆囊壁上,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球一样的突起物,不过谁会“不幸中招”是由体质决定的,并非肥胖或者脂肪含量高的人就会容易形成,此外与胆结石没有必然联系。
曾宁表示,我们俗称它为胆固醇性息肉,此外腺瘤(腺瘤性息肉)、腺肌症也极为常见。
“一般来说胆固醇性息肉不属于新生物,因此不会发生恶变,而且绝大多数都没有症状表现,生长较为缓慢,因此专家都会建议定期观察即可,除非胆固醇性息肉脱落成为胆囊结石的一部分,出现吃完东西后上腹胀满,右上腹隐隐作痛等表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作息,可寻求手术方式解决。”
另外两种腺瘤性息肉和腺肌症则不同了,均建议手术治疗,“像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真正的胆囊肿瘤,而且会慢慢的长大有癌变的几率,数据统计高达10%,因此为避免癌变出现,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都建议手术治疗。”
“而腺肌症和腺瘤性息肉需要手术切除的原因不同,腺肌症是由于胆囊黏膜和肌肉层的增生与憩室造成,在超声下可以明显的看到一条‘彗星尾巴’状,是一种良性的增生疾病,临床上很少出现癌变,但由于容易和胆囊癌相混淆,所以最好是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出现下列情况都建议手术切除!虽然胆囊息肉多数为良性,没有任何症状不适,可保守治疗,但现实情况是,当我们照B超时,很难从外观上去辨认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或腺肌症等,一旦混淆,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发展成为胆囊癌,预后很差。
因此专家建议当胆囊息肉难以抉择时,如果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都建议手术治疗:
1、息肉最大直径≥1cm,尤其属于单发息肉;
2、息肉最大的直径虽然小于1CM,但定期观察后发现息肉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大于2MM;
3、患者有胆囊息肉且合并急、慢性胆囊炎;年龄超过50岁,合并有胆囊结石;
4、在超声检查下,发现胆囊息肉血供丰富,怀疑癌变者。
曾宁提醒,如果患者初次检查胆囊息肉小于1cm,一定要在3个月后或者半年进行一次复查,如果息肉大小没有变化,在延长至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如果属于单发息肉,且大小接近1cm者,则最好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无论如何发现胆囊息肉先不用过于担心,可到肝胆状况门诊进行确诊再说。
对于胆囊息肉,我有问题要问?不少患者认为不吃早餐是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对此专家表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如果不吃早餐,晚上分泌的胆汁无法充分被利用,一直存留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有可能刺激息肉的形成或者使已经有的息肉变大,变多,因此规律饮食是一项预防胆囊息肉的有效措施。
很多人听说要手术切除不免“心慌慌”,但目前并没有针对性强的药物来预防或者治疗胆囊息肉,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而一旦选择了切除胆囊,患者则需在术后1-2个月内,饮食上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消化不良的出现。
更多精彩:
医生:肠息肉术后,饮食也有讲究,这4个小要点需谨记在心
腹部出现三个征兆,十有八九是重症胰腺炎,酗酒者不妨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