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去年8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科技改革30条”,下决心动真格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其中近八成政策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大批科技人才收到创新“粮草”、科研“礼包”,最终转换成江苏科技发展的累累硕果。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在创新产出方面,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这一组最新数据成为江苏科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搞科研
项目负责人制“取代”校长、院长签字,经费自主权进一步下放,成为“科技改革30条”一大亮点。近期,江苏推动高校院所建立委托财务办理机制,南京理工大学专门成立科研经费个性化服务小组;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推进科研财务管理外包工作,聘请专业会计事务所协助科研财务管理。
“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率先突破,选择13家单位开展省级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改革试点。”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改革以推进综合预算、综合管理和综合评价为重点,深入实施“17+5”改革试点举措,赋予其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和人财物支配权,加快推动科研管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从重当前向重长远转变。
从近期调研情况看,高校院所普遍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具体落实办法,不少科研人员用“吃下定心丸”“甩掉紧箍咒”来形容政策带来的影响。“以前科研项目管理中间环节太多,科研人员天天填表。”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秦猛教授表示,科研教师的获得感正一步步实现,比如在重点研发计划方面,项目检查、财务检查、审计等环节实现合并和同步,南大承担国家重要项目的课题组,均配备科研财务助理,让科研人员专心谋创新。
承担国家重点基金(微界面强化反应器的新结构开发与结构优化)的介观化学课题组在做实验
上半年,全省高校院所技术合同登记6092项,同比增长91.27%。其中,高校技术合同登记数增幅225.4%;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48.59亿元,其中,科研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倍,科技政策效果初显。
目前,省市属高校院所普遍制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实行有别于财政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方式。例如,常州工学院不收取横向项目管理费,经费按合同约定使用,剩余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支配;徐州工程学院对横向科研项目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实行定额控制。“在打破科研管理机制瓶颈、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方面,江苏率先给出良策。”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戚湧表示。
打通成果转化“肠梗阻”
省科技厅启动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探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新模式。高校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校内课题或从学校科研经费中统筹安排等方式,给予青年教师科研“第一桶金”,让他们安心起步。
“科研工作干得好,年底自然就会获得与之匹配的经费支持,不限制使用方式,甚至直接作为工资、奖金发放给科研人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内合作部副主任庄韦介绍,除了经费支持和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改革还体现在功能定位、组织体系、体制机制上。目前,省产研院面向全球遴选90多位一流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在全省布局建设25个新建研究所,在提出研发课题、决定经费分配、经营等方面被赋予更大自主权。
围绕成果转化,江苏对在省内转化成果的收益奖励比例提至70%;对企业研发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由省成果转化资金给予同等力度支持。
“与江苏科技新政相配套,我们给予科研人员更大力度的扶持。”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凌晨介绍说,集团围绕人才培养、研发投入和经费使用,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去年公司研发费用突破1.2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一直稳定在5%左右,公司还制定不同层次的创新奖励政策,形成系统科技奖项管理办法。
打造引才“强磁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江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专业研究所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能力,全面启动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重点对接国内“双一流”理工科高校,为专业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承担中科院STS项目的仪器仪表课题组正在开展我国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综测仪研发
“通过在各合作高校院所设立集萃奖学金,实施双导师制,鼓励优秀在校研究生申请集萃研究生计划,优先支持集萃研究生毕业后到专业研究所就业创业。”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介绍,该院已与省教育厅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合力打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共同体;与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首批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
在用人方面,不少高校在核定的岗位总量中,按照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实现自主评聘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自主确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标准。在进人方面,省环科院通过直接考核方式,一次性引进4名博士;在创业方面,常州工学院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创业实训实践,有的初创公司收入超过千万。从今年科研院所申报省“双创计划”数量看,2019年博士类(世界名校类)、团队类均实现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16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改革30条’落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更要抓政策落实的‘临门一脚’,抓实抓细、抓常抓长。”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开展政策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影响、效果进行度量、分析和评价,总结好的做法,找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
高质量建设创新型省份
微信公众号:JiangSu_ST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