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漳州有座向东渠,书写了引水工程奇迹,至今仍造福人民群众

漳州有座向东渠,书写了引水工程奇迹,至今仍造福人民群众

阅读量:3769627 2019-10-25


福建水利ID:fjssljb福建省水利厅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近半个世纪来,一条长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宛如长龙横跨,吞云吐水,滋养着云东大地。
山水虽不语,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山一水却见证着老一辈人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
草木虽无言,走近向东渠,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提醒着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接续传承。
49年前,云东两县5万多名干部群众,用“一钎一锤”“肩挑锄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建成了“江南红旗渠”——向东渠,书写了人工引水工程的一大奇迹。
建成以后,向东渠历经强台风、大暴雨的历史考验,至今仍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云东两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向东渠世坂渡槽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百姓有疾苦,我们睡不了安稳觉”
“老书记,祝您生日快乐,安享晚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五),向东渠纪念馆馆长谢鹏志专程从云霄县城赶到漳州市区,和时任云霄县向东渠引水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文庆一起,庆祝他们共同的生日。
原来,今年72岁的谢鹏志和92岁的李文庆是同一天农历生日。谈到向东渠,两位老人都饱含深情,回忆满满。

▲时任云霄县向东渠引水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文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李文庆老书记
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过
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十多次大小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
他将军功章、奖状尽压箱底
淡泊名利,雪藏功劳,一心一意投入地方建设
“1969年底,我到云霄任职,亲眼目睹了云霄、东山两县人民遭遇严重旱情,农业生产形势严峻。百姓有疾苦,我们当领导的也睡不了安稳觉啊!”李文庆虽然年逾九旬,对当时旱魔肆虐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云霄、东山隔海相望,千百年来“十年九旱”,年年都要召开抗旱大会。云霄人形象地说他们是“守着漳江种旱田”,漳江水滔滔不绝,却因河床低无法灌溉农田,完全靠天吃饭。东山则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海岛,全县没有一条溪流,遇到旱年全县投入抗旱的劳动力高达120多万个工日。
李文庆经过多次调研后意识到,不解决水源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旱灾。于是,他召集云霄县领导班子经过数次讨论,总结历史上水利的经验与教训,拟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漳江上游马铺车墩筑坝建渠拦江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区。
向东渠引水工程的构想一提出,迅速招来各种不同意见。
“千万别干这徒劳无功的事。”
“引水没有充足的水源,建水库引水也上不了山。”
“这么大的工程要干也得等上级来办,县里是无能为力的。”
……
总而言之,就是没办法、不能干。
水利干部经过反复考察、论证,认为水源不足的现象虽然存在,但可以大雨大引,小雨小引,有水总比没水强。
“南方种水稻,水是主要矛盾,发展云霄农业,必须大兴水利。”李文庆经过慎重考虑、周密研讨,坚决要上向东渠工程项目。
1970年5月3日,云霄县成立“向东渠引水工程筹建处”。
1970年8月30日,“筹建处”改为“向东渠引水工程指挥部”,并成立工程领导小组,李文庆任组长。
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引水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从漳江引水这么大的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是劳民伤财,要成千古罪人的。”李文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说,“群众冷暖最牵动我的心,能为群众谋利益增福祉,我愿意担这个责任!”
“不完成任务,死也不离开第一线”
“向东天上水,渠内领风骚。过洞开虹吸,凌空架渡槽。”时光回转,40多年前,从漳江上游至东山海峡,百里工地,红旗飞扬,5万多名干部群众冬冒严寒,夏顶烈日,自带工具、自带口粮、自带铺盖,在荒山野坡安营扎寨,奋战了近千个日夜……
从社场党委书记到大队支部书记,他们都与民工们同住、同吃、同劳动。指挥部领导也与民工们共吃一桶饭、同饮一锅汤,在工地上一起度过了3个国庆、3个元旦、3个春节。
工程指挥部指挥宋修亭每天徒步奔波于工地之间,工地地形复杂多样,有河谷,有悬崖,多是险要之处。在建设向东渠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为基建选址、寻找石场,跑烂了3双结实耐穿的解放鞋。许多干部和他一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发出了“不完成任务,死也不离开第一线”的铮铮誓言。
云霄糖厂的刘集昌人称“大老刘”,是高难吊装的技术骨干。他和助手张金芦一道,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长期坚持高空拱架作业。
白礁大队年轻民兵陈爱国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风大雨,在0.2米宽、30米高,摇晃不定的木拱架上排除故障,为车头渡槽施工闯过难关立下大功。他也因此获得“豹胆高空排障英雄”的美誉。

▲向东渠贯穿在山林莽莽中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工地上,大家顶风雨、踏烂泥,互帮互助。峰头大队腾出住房30多间;石字大队腾出住房80多间;大队会计罗论军为了把住房让给女民工住,自己住到猪圈里;下河大队的黄锦甚至把婚房让出来……群众像在战争年代一样,为远道而来的建设大军提供坚强的后勤支援。
“渠水引到云霄重旱区陈岱,如果不跨过一水之隔的东山,将终生遗憾。水进东山将实现云霄向东山人民的承诺。”今年85岁的吴荣金时任莆美公社副书记、工程指挥部副指挥,是向东渠项目领导层的本地干部。他带领技术干部白天测量,晚上画图。为了配合送水进东山,他的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水流量从6立方米/秒扩大到14立方米/秒,水头由34.5米提高到50.5米,渠道延长11公里,扩建、增设渡槽11座,增添土石115万立方米。
东山人民热情回应:“我们要跨出海岛,与云霄人民一道,同心共建向东渠。”1971年9月,东山成立指挥部,12月正式动工。他们主动承担了在云霄境内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道,开挖建设30多公里长的渠道,架设近3000米长的渡槽任务。
曾经在东山古港村和云霄陈岱参与向东渠建设的退休干部谢汉杰介绍说:“当时,东山全县人民热烈响应,争先恐后报名参加,出现了不少‘父子争上场、兄弟齐参战、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的感人场面。”
有这样的干部,有这样的群众,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在兴建向东渠的艰难困苦中,云东两县人民用血汗浇灌出璀璨的友谊之花,跨越东山海峡的八尺门渡槽,成为他们团结战斗的一个标志。

“工程难度再大,也要啃下硬骨头”
“战顽石、斗激流、搞爆破、排险情,劈开石狮山、削平双溪岩、填实虎头坳、穿越南溪谷……”向东渠的施工难度在云霄、东山两县历史上闻所未闻,在福建的水利工程史中也称得上是一个创举。


▲向东渠贯穿在山林莽莽中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两县人民利用两个农闲,拿下土石方工程,人均日工作量记录一再刷新。9月18日,火田公社人均3.5立方米;9月24日,莆美公社下径民兵连人均4.3立方米;9月26日,东厦民工团四排达到了人均5立方米;9月28日,峰外、岱山民工团更是创造了人均9立方米的最高纪录。东厦民工团四排还发明了“平台三角挖土法”“斜坡耙土法”,极大提高了工效。
为了抢工期,东厦民工团白塔战斗营四排凌晨3点半开饭,4点半到达工地;岱北大队礁美民工连“偷出工”,午夜12点做饭,凌晨2点出工;和平农场河塘民工连18名女民兵每天挑14担河沙,每次来回2公里,丝毫不逊男同志。
东山县后林大队的贫协组组长林抡目,是东山战斗的支前模范。他在八尺门渡槽槽墩作业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海堤上风大浪急,有时沙尘滚滚,吹得人眼睛也睁不开。槽墩砌到13米高后,他担心泥水工缺乏高空作业经验,会发生意外,就一个人爬到墩顶上施工,民工们都管他叫“人老心红的老模范”。
向东渠建设不久,主渠道在云霄境内被石狮山挡住了去路。这座山伸出两块巨石,活像两只雄狮,山上悬崖峭壁,山下深潭数丈,必须在这里劈掉几十米高的石壁,从半山腰开凿一条渠道,让渠水从狮子嘴边流过。担负这一任务的云霄县列屿公社民工团的全体民工立下军令状“为了早日改变干旱面貌,就是铁狮山也要把它凿穿”。

▲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向东渠世坂渡槽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群众不愧为真正的英雄,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他们搬走了3.4万多立方米土石方,在悬崖峭壁凿通了一条长450多米、底宽3米的盘山渠道。
向东渠的大型建筑中,最为巧夺天工的当属高架渡槽。在18座渡槽中,有的要跨越湍急的溪流,有的要穿过十几米深的山谷,有的要横架千米长的低洼开阔地带,有的要飞渡八尺门海峡,工程宏伟而艰巨。工程指挥部专门成立由干部、民工、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革新小组,实施技术攻关。
由于山路崎岖,石场远离工地,石料赶不上施工需要。针对这个难题,“三结合”革新小组根据水车木厢的构造原理,反复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拱渡槽。这样,不仅节约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为兴建渡槽打开一条新路。
在巧架彩虹的战斗中,民工们用“独木丁字架”代替了脚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来。他们首创了“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叠合板三角人字形拱架”,取代了旧式的“满堂式木拱架”,节省了大量木材和资金,凌空架起一座又一座精巧的渡槽。在架设八尺门海堤渡槽的时候,他们用“四两拨千斤”的土办法,攻下高空吊装的难关。1978年,向东渠“石拱渡槽拱式木拱架技术”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省科技成果奖,是对他们创新工作最大的肯定。
为了解决南溪河谷40米高空作业的难题,“三结合”革新小组转变思路,提出上窑段建倒虹吸管方案。倒虹吸管工程采取提高水头、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过水量达到每秒12立方米,满足引水过东山的需求。
建设向东渠,云霄境内有些地方是没有直接受益的,比如东厦、火田、列屿等3个公社,但是他们以大局为重,拿出一样的干劲战天斗地。东厦公社承担的渡槽建设最长、最高,总长885米,高达31米。为了筹措施工费用,列屿公社卖渔船、东厦公社卖耕牛。牛对当时的农民而言,跟命一样重要,老农们都留下了不舍的眼泪。火田公社虽然不受益,但是在他们的施工工地上牺牲了两位生产队长……

建渠之初有人担心:兴修这样大规模的水利,会不会影响当年的粮食生产?事实胜于雄辩。1972年是大战向东渠的一年,当年云霄粮食总产量增产250多万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胜利建成通水,增加云霄境内自流灌溉16万亩和东山县7万亩农田,历史性地解决了云东两县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49年过去了,5万多名干部群众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逐渐淡去,但云东两县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这部壮丽史诗却越来越绚丽多彩。今天,向东渠之水仍不知疲倦地在云东大地上奔流,“向东渠精神”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宝贵的时代价值。
来源:闽南日报

扫码关注
水利资讯
一手掌握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